欢迎来到精优文库网!

2024年党课讲稿:,党支部制度建设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4-04-03 11:30:05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党课讲稿:,党支部制度建设,供大家参考。

2023年党课讲稿:,党支部制度建设

党课讲稿: 党支部的制度建设

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10年,是党的历史上制度成果最丰硕、制度笼子最严密、制度执行最严格的时期。党中央把制度建设贯穿新时代党的建设各方面,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全方位、立体式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形成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以党的组织法规、党的领导法规、党的自身建设法规、党的监督保障法规为框架的党内法规体系,全面实现落实党的领导有制可循、从严管党治党有规可依。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必须注重抓好制度建设。党支部的制度建设要遵循从实际出发、走群众路线、保持制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原则,把党支部工作中的集体领导、请示报告、民主生活等制度健全和完善起来。

一、党支部制度建设的原则

  加强党支部的制度建设,对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力,对于加强党内外民主监督和抵制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对于增强党支部工作的计划性、科学性,使党支部的工作走上民主化、规范化的轨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搞好党支部的制度建设,必须遵循从实际出发、走群众路线、保持制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等原则。

  1.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党支部要根据本单位、本支部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以及党员队伍在思想、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要针对工作和党的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及时建章建制。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党支部的建设和党支部的工作都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党支部要根据形势和任务发展的要求,建立健全和完善党支部的各项制度,使党支部的工作走上求实、高效、更好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的轨道。

  2.群众路线的原则

  党支部的制度建设要有利于增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贯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在制定制度时,要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听取和集中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意见;
制度形成后,在执行的过程中也要认真听取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和反映,检验其是否正确,并不断修改完善。

  3.保持制度的稳定性、连续性的原则

  制度的稳定性,是指制度形成后要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执行,并在一定时间内不要随意改变。如果朝令夕改,就会造成党内生活的混乱。制度的连续性,是指在新的制度未制定出之前,原有的制度应继续执行,在制定新制度时,要注意吸收原有制度的合理部分,保持继承关系,要使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二、党支部制度建设的内容

  党支部的制度建设,大体包括党务工作、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党内生活和集体领导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党支部要本着因地制宜、系列配套、简便易行、注重实效的要求,坚持与时俱进,逐步建立健全党支部的建设和工作制度体系,以确保党的各项部署的贯彻落实和党的各项工作完成。

  1.党的组织生活制度

  党章明确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党的组织生活是实施党内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加强党员管理,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一项重要制度。对党支部来说,通过组织生活,可以对党员实行有效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对党员来说,通过组织生活,可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了解,互相监督,巩固组织上的团结和统一。在党内,所有党员,无论职务高低,在党内生活中都是平等的,都要毫无例外地编入一个党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按规定时间过党的组织生活,是健全支部组织制度的关键。每个党员都要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应无故缺席。党支部要对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党员无故不参加的,要及时予以帮助教育,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支部要及时地予以处理。

  2.党的集体领导制度

  集体领导制度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是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党的各级领导工作中的重要体现。坚持集体领导,反对个人专断,是党内政治生活的一项基本准则。所谓集体领导,对于党支部来说,就是凡属重大问题,如涉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重大工作任务的部署,党支部自身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利益方面的重要问题,以及上级领导机关规定应由党支部集体决定的问题等,都应提交支部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不得由个人或少数人专断。

  要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要开好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是党支部实行和实现集体领导的基本形式,也是充分发挥集体经验和智慧的重要途径。党支部书记要做好支部委员会的会前准备工作,确定议题后及时通知每个支部委员;
开会时,要充分发扬民主,不搞“一言堂”;
支部委员会作出决定时,要坚持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2)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集体领导,并不否定支部委员的个人作用和责任。相反,支部委员会在作出集体决定时,需要充分听取每个委员的意见;
所形成的决议,又需要每个委员分头落实。这就要求每个委员既要做好所分管的工作,又要对支部的全局负责,互相尊重,互相支持,通过自己的工作来加强集体领导。

  (3)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正确处理支部书记和委员之间的关系。在支部委员会讨论决定问题时,支部书记和其他委员一样,都只有一票的平等权利,因此,支部书记要有民主作风,充分尊重其他委员的权利,团结一班人积极执行党支部的决议;
支部委员要支持支部书记的工作,接受支部书记的监督和指导,当好支部书记的助手,使党支部的集体领导坚强有力。

  3.党内表决制度

  党章规定了党员有权在党组织讨论和决定问题时按照规定参加表决。党内表决制度是党内决定重要问题时必须遵循的规则。其基本原则是: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其主要形式有口头表决、举手表决、记名和无记名投票表决等。党支部在决定重要问题时,要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或支委会进行表决,对少数人的不同意见,应当认真考虑。如对重要问题发生争论,双方人数接近,除了紧急情况下必须按多数意见执行外,应当暂缓作出决定,进一步调查研究,交换意见,下次再表决;
在特殊情况下,也可把争论情况向上级组织报告,请求解决。对党内重大问题进行表决时,每个表决者不论是赞成还是反对,都只有一票的权利,实行一人一票的表决制。在支部党员大会上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党员,在支委会内部不论是书记还是委员,他们的权利都是平等的。

  4.党支部请示汇报制度

  党支部请示汇报制度,主要包括党员向党组织,党小组向党支部以及党支部向上级党组织请示汇报的制度。

  党员向党组织请示汇报的主要内容,是自己的学习、思想、工作情况以及党内外群众对党的工作中的意见和要求等。请示汇报的方式是:(1)党员定期参加党支部和党小组的生活会,在党的组Z生活H上汇报自己的学习、思想和工作情况。

  (2)党员平时对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随时向党组织请示汇报。

  (3)党员外出时,应当每季度用书面形式向党组织汇报一次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情况。落实党员汇报制度,党支部必须健全配套措施,按期召开党支部和党小组生活会,针对汇报情况及时做好认真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党小组向党支部、党支部向上级党组织请示汇报的主要内容是:(1)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的情况或遇到需要向上级党组织明确解释的问题。(2)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和存在的问题。(3)改进工作的措施和打算。(4)上级党组织指定的某一项工作或问题的专题情况。

  请示汇报的要求是:党小组向党支部每月请示汇报一次;
党支部向上级党组织每季度请示汇报一次,可以采取口头汇报或书面汇报两种形式。

  5.党支部联系群众制度

  党支部联系群众制度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党支部要通过召开座谈会和个别访问的形式听取党外群众的意见;
二是根据党员的不同情况,分配每人联系一定的群众,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对于联系对象的情况要定期向党组织汇报,党组织要进行督促检查。

  6.党支部的保密制度

  党和国家的机密是指关系党和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道的事项。如果在保密时限内擅自公开或扩大范围,就是泄密,必须受到党纪处分或法律的制裁。为了防止泄密所造成的危害,必须建立保密制度。

  (1)保密制度的主要内容:不该说的机密绝对不说;
不该问的机密绝对不问;
不该看的机密绝对不看;
不该记录的机密绝对不记录;
不在非保密本上记录机密;
不在私人通信中涉及机密;
不在公共场所和家属、子女、亲友面前谈论机密;
不在不利于保密的地方存放机密文件资料;
不在普通电话、明码电报、普通邮局传递机密事项;
不携带机密材料游览、参观、探亲、访友和出入公共场所。

  (2)保障保密制度实施的主要措施。一是要在党内经常不断地进行保密教育,增强全体党员的保密观念;
二是要加强领导,把保密工作列入党支部工作的议事日程,做到有制度、有检查,通过检查,对执行保密制度好的党员要予以表扬,对违反保密制度的行为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或党纪处分。其中情节严重的应开除党籍,直至由司法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

  7.党务公开制度

  党务公开,是指党的组织将其实施党的领导活动、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有关事务,按规定在党内或者向党外公开。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对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畅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监督党的组织和干部、向上级党组织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渠道,充分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党务公开应当遵循的原则:(1)坚持正确方向。全面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务公开放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来谋划和推进,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要求贯彻到党务公开的全过程和各方面。(2)坚持发扬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更好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及时回应党员和群众关切,以公开促落实、促监督、促改进。(3)坚持积极稳妥。注重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等的衔接联动,统筹各层级、各领域党务公开工作,一般先党内后党外,分类实施,务求实效。(4)坚持依规依法。尊崇党章,依规治党,依法办事,科学规范党务公开的内容、范围、程序和方式,增强严肃性、公信度,不断提升党务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党的基层组织应当公开的内容:(1)学习贯彻党中央和上级组织决策部署,坚决维护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情况;
(2)任期工作目标、阶段性工作部署、重点工作任务及落实情况;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党内学习教育、组织党员教育培训、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等情况;
(4)换届选举、党组织设立、发展党员、民主评议、召开组Z生活H、保障党员权利、党费收缴使用管理以及党组织自身建设等情况;
(5)防止和纠正“四风”现象,联系服务党员和群众情况;
(6)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对党员作出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情况;
(7)其他应当公开的党务。

  建立基层党员轮训制度,就是要通过制度化安排对广大基层党员持续进行中国

  8.建立基层党员轮训制度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进行党章和党的基本理论、党的基本知识、党的历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教育,法律法规和党风党纪教育,业务知识和技术技能培训,使广大党员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党性观念进一步增强、优良作风进一步养成、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

  广大基层党员是党员队伍的主体,提高基层党员的思想理论水平、科学文化素质,是提高党员队伍素质的基础。党章明确规定,党员享有“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的权利。党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依照相关条例和公务员法定期受到教育培训,而广大普通党员尤其是在基层工作的党员,在享有自身接受组织教育和培训的权利方面一直缺乏有效制度保障,有的长期得不到培训,有的得到的培训缺乏系统性、实效性。建立基层党员轮训制度,就是贯彻落实党章关于党员受教育权利规定的重要举措。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经常对党员进行教育培训,对顺利完成现阶段的工作任务十分重要。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任务繁重而艰巨。党支部要根据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本地区本部门中心工作,每年就党员集中轮训工作作出安排,分类别、分专题组织实施。普遍推行农村党员春训、冬训。

  9.建立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

  进行党性分析是保持和发展党员先进性纯洁性、提高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党性分析活动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和重大历史任务顺利完成是我们党的宝贵经验。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通过延安整风等活动,在全党进行大规模党性分析,对照形势任务查找自身差距、提出整改方案,对激发全党活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确保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也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情况和需要,先后进行过多次以党性分析为基本内容的整党整风运动,都为统一全党思想,振奋全党精神,完成革命、建设、改革任务提供了重要保障。坚持和发展我们党经常进行党性分析的光荣传统,对于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党性定期分析制度是落实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

  党性分析要把作风状况作为重点内容,把推动作风改进作为重要目标,把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作为重要成果。要通过落实党性定期分析制度促进党的作风改善,推动全体党员、干部着力增强宗旨观念,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着力提高实践能力,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
着力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
着力树立正确政绩观,切实按照客观规律谋划发展;
着力树立正确利益观,切实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着力增强党的纪律观念,切实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落实好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必须切实尊重党员主体意识,充分保障和落实党员民主权利,围绕党员群众关心的重要问题,开展畅所欲言的讨论评议,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把党员相互评议、自我评议、党组织定性分析和必要的群众参与有机结合起来,把查找认识偏差、解决思想问题同排除工作障碍、破解实践难题有效统一起来,让党性分析真正成为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重要保障,真正成为增进团结、激发活力、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三、以科学、民主的方式推进制度创新

  1.选择科学的制度创新模式

  (1)坚持党中央主导与地方党委主导相结合,地方党委主导和基层党支部主导相结合。党中央主导的制度变迁,是以中央为主体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与创新。这种制度变迁方式适合于对整体性制度的安排和对障碍比较大的旧制度的变更。显然,在涉及国家基础性制度安排,诸如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时,需要坚持党中央主导。而地方党委主导的制度变迁与创新,则是以地方党委为主体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这种制度变迁方式适合于需要进行试点的制度安排或者需要基层党支部提供经验积累的制度创新。

  (2)坚持制度创新与制度移植相结合。制度移植就是制度从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推广或引入。由于许多制度规则是人类共有的,如市场经济的许多规则在有市场经济的地方都是通用的,这些规则可能在一些试点先创立出来,其他地区或单位则没有必要就这些规则进行重复创新,可以通过制度移植的途径完成制度创新。不管是主动移植还是被动移植,都应该充分考虑制度移植与当地制度环境和制度配套的关系问题。切忌生搬硬套,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创新,形成制度,融入具有本支部特色的制度体系。

  (3)坚持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结合。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来自地方党委和基层党支部所组织实施的制度变迁,程序为自下而上。强制性制度变迁则是由国家通过政策法令实施的制度变迁,程序是自上而下。在进行制度创新时,应善于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需求回应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这种制度变迁方式要求党支部把广大党员的新要求、新期待,作为制度创新的基点。党支部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把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总结、提炼、上升到制度层面,循序渐进地推动制度变迁与创新,发挥好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4)坚持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创新相结合。任何成功的制度创新都必须考虑非正式制度的影响,而且必须力争取得非正式制度的认同和支持。非正式制度指人们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和习俗,它由人类的文化传承而产生,内化于人们的心中,并在潜意识中影响着人们的判断和行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正式制度的确立,往往依靠国家的强制力为保障,但如果与存在于人们观念中的非正式制度在原则上有较大的冲突和矛盾,这些正式制度的约束力将大打折扣,甚至没有效力。

  2.坚持正确的制度创新原则

  (1)坚持以党员为本。制度创新要以党员为本,体现党员的目的、需要和本质,以维护党员的基本权利为价值导向。制度是将无数单独的个体连接成社会的纽带,它必须与党员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相一致。制度所维持的社会及其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制度创新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制度是为人服务的,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所以,制度具有人性化的特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2)充分发扬民主。就制度的形成机制而言,制度的决定和实施都需要经过领导班子和党支部多数成员的同意。制度创新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群众利益,只有这样,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制度创新对我国改革的积极推动作用。因此制度创新的过程必须充分体现民主。制度的设立,为的是调节行为,规范关系,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整合、统一社会力量,促使现实向预期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扬民主可以减少制度阵痛时间,节省制度变迁成本。

  (3)强化法律保障。就制度的最终形式而言,越来越多的制度都是以法律的形式出现并发挥着作用。在当代社会,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入人心,法律已经成为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治理社会的重要手段。我们应把那些经实践证明是成熟的、稳定的、行之有效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尽快地上升到法律层面,以强化制度的限制和约束功能。

  党支部的制度建设创新工作,就是要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党支部建设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出发,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着力推进党支部的制度构想、制度创造和制度执行,以长效的制度和机制保证党支部建设和工作的持续推进、良性运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20D精神,运用改革开放以来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成果,针对当前党支部建设和工作的实际需要,坚持解放思想,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支部制度体系;
坚持统筹协调的理念,着力加强党支部的制度建设的协调性、配套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增强党支部的制度创新的严密性和科学性,努力形成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持续运行的制度机制,通过制度整合不断推进党支部建设和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整体跃升。

四、增强党员制度意识,严格监督制度实施

  1.要增强党员的制度意识

  党员的制度意识,是指党员关于制度的思想观念的总称,它包括党员对制度的基本看法,对党的制度和党员行为的要求和态度,也包括党员关于党的制度的知识和修养。要加强党支部的制度建设,要使党支部的各项制度得到顺利的执行,必须经常地对党员进行制度建设的教育,树立制度的权威性,做到执纪必严,违纪必究。要通过制度教育,使每个党员都了解党的制度,懂得党的制度,自觉遵守党的制度,同各种违反和破坏制度的行为作斗争。

  2.要模范地执行制度

  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也是坚持党的制度的骨干。党支部委员会成员在党支部生活中,既是教育者又是被教育者。他们不仅要接受党的教育和党的制度的约束,还负有教育、监督党员执行制度的责任。只有党支部委员会成员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和执行党的制度,党支部制度的实施才有可靠保障;
党支部委员会成员的制度意识和带头模范作用如何,对党员的影响和党支部的制度建设关系极大。

  3.要严格监督制度的实施

  党支部各项制度的实施,既要靠思想教育、领导带头,同时也要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地处理。如果制度制定出来以后并不认真执行,再好的制度也毫无意义。遵守制度贵在自觉,执行制度贵在严肃。任何人违反制度,都应当本着在党纪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进行严肃地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制度的权威性、有效性,才能更好地完成党的各项任务,更好地推动党的建设向前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引领全社会增强制度意识;
要结合自身岗位、职责、工作,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思路方法,提高制度执行能力,狠抓制度落实,以制度建设保障队伍建设。

推荐访问:党课讲稿: 党支部制度建设 党支部 党课 讲稿

本文来源:https://www.windowchina.cn/fanwendaquan/dangkexiazai/73829.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