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优文库网!

党建引领社区网格化服务基层治理体系工作总结情况汇报材料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4-13 14:00:02

党建引领社区网格化服务基层治理体系工作总结情况汇报材料
在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中,**省**市**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党建为统领、以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为根本,整合网格资源、配备服务人员、完善管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新格局。

  一、整合各类资源,实现“多网合一”
(一)整合各类网格,建设基层治理“一张网”。**县根据市两办《关于推进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城镇社区按照300—500户或1000人左右为标准划分37个网格。以全县综治网格为基础,将党建、公安、生态环境、应急、住建、卫健、水利、民族宗教等部门在基层设置的网格整合成一个全科网格,确保全域覆盖、不重不漏,实行统一编码。把“全科网格”作为基层管理服务单元和智慧城市管理基础单元相对固定,实现社会治理“一张网”。

  (二)整合各类事项,制定网格事务“一清单”。将涉及基层社会治理事务全部纳入网格服务管理范畴,县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组织相关部门制定网格事务清单,明确具体工作内容;
严格落实事务准入制度,所有下放网格服务事项须经县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核准。制定统一的网格员信息报送规范标准,完善信息采办方式,在县域内整合网格信息采集端口,实行“一个口子、一套系统”采集,除特殊情况外网格内不存在重复采集或分口采集事项,并实现“采办分离、专兼共办”。

  (三)整合各类平台,建立信息资源“一座库”。建立县、镇两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与同级综治中心一体化运行。依托综合指挥和信息化网络平台,整合各类信息平台,采集录入人、地、物、事、组织等基础数据,实现与基层党建、民政事务、社会保障、综合治理、城管卫生、疫情防控等业务数据实时共享,建立县域统一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健全网格事件分级处置机制,形成采集、上报、分派、处置、督查、反馈的工作闭环,融入智慧城市管理系统。整合各部门信息系统手机终端打造专业版APP,供网格队伍统一安装使用。

  二、吸纳基层力量,构建“5+N”红色网格体系
(一)坚持党建引领,推进网格党建工作全覆盖。**县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加强党对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领导,打造“红色网格”。深入推进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活动,确保每个网格都有机关党员干部下沉报到,定岗位、定职责、定奖惩。积极发挥离退休党员干部、党员志愿者作用,引导党员成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支持者、参与者、管理者。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带社建,引导推动群众团体、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实现网格服务管理创新发展。

  (二)吸纳基层力量,构建“5+N”网格体系。深入推进“5+N”(网格长、网格指导员、基础网格员、网格警务员、网格法务员+N个网格信息员)网格体系建设,组建由网格员、社区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基层协辅力量、志愿者、下沉力量等各类基层力量组成的网格服务管理团队。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网格共治,推动网格内从事公益、互助、平安等社会治理类社会组织开展常态化活动。

  三、坚持分类施策,实现网格管理精细化
(一)实行“网格+红色物业”管理模式。**县发挥物业服务部门贴近群众的优势,由物业负责人任网格信息员,组织发动物业管理人员配合网格员开展信息收集、隐患排查、矛盾调解、民生服务、政策宣传等工作。建立社区“党建+网格+物业”党群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各方力量,协商解决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驻区单位实行“专属网格”管理模式。以社区为单位,对辖区内部门、商务楼宇、大型商超、市场、学校、医院等人口相对集中的单位和社会组织,结合实际划分专属网格,并建立“5+N”专属网格体系,由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人员任网格长,后勤、物业、保安、法律顾问等人员承担网格体系相应工作,督促企事业单位落实主体责任,推动形成单位自管为主、政府监管为辅的工作局面。

  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效能
(一)网格公示制度。**县网格整合完成后,将网格区划、网格事项清单、网格体系构成及基本信息逐级报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备案,并在各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综合指挥和信息化网络平台、手机终端APP、网格内公示栏、微信工作群等进行公示。

  (二)工作运行机制。各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加强指挥调度,实行网格工作周例会、月研判、季通报工作机制。网格员每日开展网格巡查,及时通过网格员专业版APP上报处置网格事件。县、镇两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确保同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事件每日及时分流,按时办结。网格服务管理团队,网格内公益、互助、平安等社会治理类社会组织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常态化活动。强化网格大数据分析,实时预警预测,及时提出社会治理建议报告。

  (三)定期培训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先培训后上岗”和“县镇牵头、部门参与”原则,不断提高网格员发现和处置问题的能力。建立网格员培训基地,着力提升网格工作专业化水平。

  (四)考核奖惩制度。建立网格员绩效考核和激励保障机制。县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考评办法,由县中心负责对社区网格体系工作情况进行考核,确定好、中、差档次,对问题多发工作落后的网格督促整改。积极开展“星级网格员”等典型选树活动,每年对作用发挥突出的优秀网格和星级网格员进行表扬,对作用发挥不好的网格员及时责令调整。

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效能情况汇报材料
**县加强党对城市基层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党建引领、一体两网、多元共治的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体系,以“小网格”托起“大服务”、撬动“大治理”,不断提升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效能。

  一、构建“党建一体”格局,实现上下贯通
**县以加强街道社区党组织对网格化治理的领导为根本,发挥街道党工委“轴心”作用,落实社区党组织直接领导责任,使党的领导在基层治理中站在高处、挺在前面、贯穿其中。

  (一)优化设置多网合一。按照地域相邻、人员相熟、规模适度、方便管理的原则,以路街为分界线统一划分网格,将涉及党的建设、文明实践、综合治理、应急管理、城市管理、社会保障、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卫生健康等12大项工作统一归属管理,各机关单位、学校医院、企业商圈等全部纳入网格,网格覆盖范围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现城市网格化服务管理无缝隙、全覆盖。

  (二)建强组织畅通体系。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党组织架构,推行“支部建在网格上”,把网格管理服务功能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成立网格党支部221个、楼栋党小组356个,网格党组织实现全覆盖,将在职、退休、流动等不同类型党员纳入网格党支部管理,推动实体化运转。推行社区党组织成员或社区党员骨干担任网格党支部书记,吸收党员网格员、物业服务人员、业主委员会成员等力量进入网格党支部、按程序进入党支部班子,有序参与社区网格化治理。加强“红馨楼栋”建设,发挥党员中心户先锋模范作用,1名党员中心户对接联系5—10户居民,实行日常服务“五上门”(生病卧床上门看望、矛盾纠纷上门调解、婚庆喜事上门帮忙、不满情绪上门疏导、突发事件上门解决),实现组织进楼栋、服务进家门,目前已为3000余名党员户挂牌亮身份,选拔其中200余名作为党员中心户开展服务活动。

  (三)配足力量人员下沉。全面落实社区工作者“定岗网格”制度,出台《**县社区工作者“定岗网格”管理办法》,推动120余名社区工作者全部下沉网格开展工作。创新实施“1+1+N+*”模式(一个网格配备1名街道下沉机关干部、1名专职网格员,吸收县直机关干部、志愿者、物业人员等N个社会力量,就地招募*个楼长)配齐建强网格队伍,41名县、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包联社区、网格,220余名街道机关干部下沉网格,在主城区配备网格长15人、网格员195人、楼栋长1887人,共建共驻等社会力量6500余人。

  二、深化“两网互补”机制,实现平急结合
**县健全条块结合、长效完备的资源整合机制,不断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应急体系建设,确保平急转换有力有序有效。

  (一)建强网格党组织“常态服务网”。强化社区、网格党组织对网格员、楼栋长、各类协辅力量、网格志愿者等人员力量统筹领导,常态化推动网格力量包楼到户,做好日常信息采报、矛盾化解、治安防范、服务代办等工作,组织专职网格员、党员楼长、党员中心户等群体走访居民4万余户,代办服务事项860余件,协调解决问题1100余个。依托网格化智能管理平台,健全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工作机制,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2022年以来共处理矛盾纠纷、风险隐患、社会治安等问题1300余起。

  (二)用活共建党组织“先锋服务网”。深化拓展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双报到”工作,推动150余个单位联网格、2300余名党员联住户。建立“网格呼叫、部门报到、即时动员”机制,对社区呼叫的重大紧急事项,“双报到”单位即时响应,党员力量快速下沉、冲锋在一线、协同抓处置。积极组织在职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伍20余支,以网格党群驿站为阵地,多渠道收集社情民意,去年以来,累计收集信访、案件线索40余条,调解化解家庭纠纷50余次,帮助特殊人群上门服务40余次。

  三、突出“多元共治”体系,实现精细服务
**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集社会组织、物业服务企业、新就业群体等多方力量,推动服务组织、服务人员、服务资源、问题解决、居民满意“五到位”。

  (一)引育社会组织进网格。引导社会组织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组团开展服务,积极吸纳辖区商户、社会组织等社区“红色合伙人”90余个,挖掘艺术、厨艺、运动、摄影、公益、民间技艺等各类“社区达人”和热心、爱心人士240余人,制定细化志愿者招募、管理具体措施,培育孵化法律援助、矛盾调解和文体活动等多种类型社区社会组织90余家,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360余次,切实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网格治理积极性。

  (二)激活“红色物业”融网格。突出党建引领“红色物业”,把物业公司打造成党的工作队伍,健全“红色物业”融入网格化治理机制,积极培育“红色业委会”,新建立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5个,依托社区网格成立“红色物业”联盟14个,推动122名物业服务人员兼任社区网格员,常态化参与社情民意摸排、矛盾纠纷调解、疫情防控等工作。聚焦社区居民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在全县开展“红色物业”攻坚提质行动,设立物业服务质量“红黑榜”,评选“**城红管家”6家,在县级层面健全综合评价、竞争激励机制,推动物业服务标准化、规范化。

  (三)吸纳新就业群体助网格。开展**县“红色速递·暖蜂行动”,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网格先锋驿站等平台,首批建成暖蜂驿站、小哥食堂20余处,及时为小哥提供充电、休憩、就餐等便捷服务,推动各城市社区领办小哥党建项目22个,切实让新就业群体感受城市温暖。积极发挥快递、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移动探头”作用,先后吸收35名外卖小哥兼任社区网格员,参与疫情防控、反诈骗宣传等工作,收集掌握社区、网格内社会治安、环境卫生、邻里关系等方面问题,及时反馈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确保各种问题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推荐访问:网格 党建 工作总结

本文来源:https://www.windowchina.cn/gongzuozongjie/43044.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