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优文库网!

某县市场监管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8-16 08:10:05

某县市场监管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3年以来,县市场监管局紧扣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省市局目标任务,以“五高”(高素质队伍、高标准服务、高质量发展、高效能监管、高品质生活)为方向,以三大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某省放心消费重点县、某省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试点县)为载体,着力优化六大环境,深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8项工作得到各级领导67次批示肯定。现将半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推进情况 (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一是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牵头推进我县“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深入推进涉企证照市场监管通办、常态化企业“一日办”、G27“一网通办”、公章免费刻印等便企措施,集成办理市场监管、公安、税务、海关、人社等部门注销业务,共办理“证照分离”1091件,企业开办2272家,网报率达99.99%,办理一地六县异地通办业务2221件,公章免费买单为企业节约51.19万元。通过改革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全县新增市场主体7953户,注册资本20.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0%和30%。二是助力小微企业质效提升。滚动实施小微企业成长计划,持续深化 “个转企”工作,开展季度指数采集工作,编制分析报告,推动小微企业主体提档升级,今年来新增小微企业3088家,八大产业小微企业268家,个转企170家。全域铺开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码”工作,通过大数据实现市场主体“码上融资”,今年来共向668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22.9亿贷款。小微工作获县委书记石一婷和市局副局长刘克毅的批示肯定。三是扎实推进年报和市场主体清吊工作。截至目前,全县企业年报率完成77.58%,个体年报率完成11.88%,农专社年报率完成80.05%。全零申报率2.71%。共吊销农专社9家、企业268家,拟依职权注销个体工商户5362家,有效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形成“宽进、严管、快出”的监管态势。

(二)发展环境不断提升 一是“质量导航”再升级。研究制定《2023年某县制造业企业质量导航计划建设实施计划》,遴选17家企业作为第二批试点,一对一制定质量提升实施方案,新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方法企业37家,建设“一站式”质量基础设施服务平台1个,均已111%完成目标任务。与计量大学合作举办2023年质量导航计划培训班,组织开展培训5场次,覆盖37家企业、171余人次,该项工作受到县委书记石一婷和市局总工程师杨伟的批示肯定。二是标准化建设再强化。推动“品字标某制造”品牌建设, 遴选37家企业建立“某制造”申报培育库,开展申报指导、模拟答辩等培训会6场次,目前已有1家企业正式立项、9家企业通过专家组立项答辩。今年来新增“品字标”企业5家,发布国家标准5项,在审批阶段17项;
已立项县级地方标准规范7项、已发布3项。三是知识产权发展再提速。推动知识产权强企,制定《某县规上工业企业“专利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1-5月全县新增发明专利申请517件、国内商标注册申请1719件、中国专利优秀奖3项、市专利示范企业57家,超威、天能入选省创造力百强企业榜单。以PCT途径申请国外专利和马德里商标注册,提升企业知识产权海外抗风险能力,新增PCT国际专利申请3件,商标国际注册27件,其中马德里注册17件。推进质押融资增量扩面,1-5月新增专利质押3.78亿元、商标权质押贷款8357万元,质押发明专利17件,居全市第一。

(三)竞争环境公平有序 一是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推进监管转型。搭建了“一个专班6个专题组”的数字化改革工作体系,初步设计形成以市场监管数字驾驶舱为主体,市场监管主体数据仓、一体化智慧监管集成应用为支撑的“一体化智慧监管”体系。已确定2个省局试点应用(Z食链-食品安全风险研判综合治理、某特种设备在线),有3个应用试点正在争取中(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质量集成应用、 动物产品检疫信息电子化追溯系统、阳光零售系统)。二是以专项行动为抓手强化稽查执法。围绕净化市场环境、保护群众利益的目标,集中开展“护企为民”百日铁拳行动、“亮剑2023”消费安全综合执法行动、市场监管领域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专项执法、打击非法经营成品油等各类专项行动13项,共查办案件535件,大要案80件,罚没款522.17万元,移送公安7件。查处全市首起违反食品安全法行政拘留案件并移交公安,查获累计销售无鸭肉检疫合格证明白条鸭近2.7吨;
查办全县首起价格欺诈案,罚款186.8万余元。三是以现场会为契机强化网络市场监管。承办全市网络交易市场监管工作现场会,围绕全国网络交易平台应用试点及全国首个微信经营社会治理平台上线应用情况作交流发言。开展“直播电商”规范指导,排查上报直播电商16家,走访调研直播基地、直播间3家。开展了深化网络市场治理专项行动、网络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价格监管、教育培训等多个网络专项监测工作,建档企业网站1071家,网店3557家。

(四)市场环境稳定可控 一是严守食品安全底线。建立全省首个食品安全风险综合治理中心,食品安全“抽、检、研、处”一体化建设暨风险综合治理列入全省试点,截至7月底,已开展食品安全抽检555批次,不合格率5.63%。推动“厨房革 命”应用迭代升级,全省首推餐饮服务监管“线上申请、线上核查、线上发证、线上公示、线上监管”全流程电子化。完成食安医院A级创建1家,B级创建7家,完成农村家宴阳光厨房建设10家,实现91家学校食堂“阳光厨房”全覆盖。常态化开展冷链物防工作,Z冷链系统累计激活企业359家、累计入库15376件、累计赋码7792件;
出动各类检查人员值守全县六个卡点7352人次,检查冷链车辆57082辆,分类处置71件进口冷链食品问题。加快“Z食链”系统应用推广,推广应用“厂场阳光”67家,注册激活“时时追溯”89家,注册激活食品销售上链26家。创新探索副食品“阳光零售”监管项目,建立预包装食品销售数据链,该创新工作已被省局调研并认可。二是严把药品安全红线。创建6家三星级民生药事服务站,预计6月20日完成并录入省政府民生实事督查系统。推进县域药械化数字化掌上监管改革试点,设计制作药械化经营企业监督检查录入小程序,预计6月上线。全面检查疫苗接种点、疾控中心疫苗储存情况,发出监督意见8条,督促完成整改。举办“安全用妆,美丽有法”化妆品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开展化妆品放心消费示范创建26家,上报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50例。三是保障特种设备平稳运行。集中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共排查企业301家,排查安全隐患85个、已整改71个,下发监察指令书13份, 立案调查5起。积极推进电梯按需维保试点和调整电梯检验、检测方式试点,截至目前,7196台电梯参加了试点。“某特种设备在线”系统“安全码”应用列入省局试点,对全县范围在用已登记特种设备实现111%全赋码。四是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深入车辆检测机构“一件事改革”,对全县7家车辆检测机构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实现全覆盖。确定爱朵、优贝斯、伊通建材、浦鑫四家企业为“品字标”绿色产品新认证培育企业,组织七类产品共17批次的流通领域专项监督抽查。检测中心完成各类委托检验超2110批次,实验室开放30余次,为企业节约成本约211万元。

(五)消费环境放心和谐 一是不断深化放心消费建设。积极参与“一地六县” “满意消费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行动,3.17期间与县农商行签订了政银战略合作协议,在今后三年为全县商户配套提供不低于20亿元的意向性信用融资,共同推进“放心消费在某”行动升级。开展全县放心消费“三服务”,共开展放心消费“三服务”活动1167家次,服务覆盖率111%。开展特色产品伴手礼申报活动,获奖数位居全市金银牌榜首。二是做好投诉举报处置工作。上半年67177举报申诉中心依法受理投诉、举报、咨询3837件,同比增长27%,为消费者挽回直接经济损失679.73万元,67357政府阳光指数反馈满意率99.9%,其他指标均为 111%。化解群体性消费投诉2起,涉及消费者337人。三是全面提升市场管理水平。指导7家创建市场对照“五化”改造标准,从便利化、智慧化、规范化、人性化、特色化五个方面全面完成改造提升,已通过省局验收。确定5家农贸市场续创省放心市场,已完成市场硬件设施改造、台账资料制作等市场提升工作。选取某龙山新区农贸市场作为竹篮子试点市场,全面禁止使用超薄塑料袋,倡导使用菜篮子、布袋子。开展杜绝餐饮浪费公益广告宣传、违法违规商业营销宣传集中整治、校外教育培训广告全面排查、清理整治等专项整治行动。

(六)干事环境风清气正 一是抓好党的建设。发挥组织建设引领作用,按照“5+X”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好每月“主题党日”活动。多形式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了“祭先烈 讲党史 传承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百年荣光守初心、青春向党践使命”主题团日等各类活动,并利用星期一夜校、理论中心组、主题党日、党史知识竞赛等方式,加深党员干部对党的认识,坚定理想信念。二是抓好思想作风建设。局机关纪委联合县第八派驻纪检组通过随机抽查实地暗访、查阅资料,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局机关和基层市场监管所进行明查暗访,并对督查情况进行通报,引导干部职工加强工作责任心,强化履职能力,提升服务质量。已办理信访举报投诉件676件,同比增长 6.8%,均及时办结。三是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开展“奋进新征程、铁军当模范”标兵选树活动,评选县级能手7名,市级能手3名。扎实推进“双创双全”组织力提升工程,明确打造实施机关单位党组织“模范引领工程”等四大工程10项具体任务,扎实推进“双建”工作。组织“金牌跑小二”志愿服务队、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社区、企业开展指导帮扶活动57次,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72人次。

二、存在不足 回顾上半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的工作与上级部门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在数字化改革“揭榜挂帅”项目突破和省级以上试点项目还不够多,在打造“重要窗口”的示范样本中的贡献度还有待提升;
对企业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把握还不够准确,对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期盼回应还不够;
对新业态新经济新模式研究还不够深入透彻,解决问题的系统性、整体性有待加强;
廉政和作风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在下一步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推荐访问:工作总结 上半年 监管局

本文来源:https://www.windowchina.cn/gongzuozongjie/57043.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