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 周末观察作业设计——花坛观“宝” 一、学情分析 我们班的学生多数是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没有机会到农田里看看农作物长什么样子。再加上学生家长在学生放学前就早早的准备好美味可口的饭菜,所以现在很多孩子不认识盘中餐的美食原来到底长什么样子,又是怎么长出来的? 二、设计目标 1、能对观察大自然中的农作物产生兴趣;
2、能展开想象,能主动发问;
3、能主动识字,积累与茄子相关的歇后语和古诗。
三、过程与策略 花坛观“宝” 花坛中的花儿那么可爱,那么芳香,可是今天刘老师在咱们班级门前的花坛里发现了一株“宝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花坛观“宝”吧! (一)活动过程:
活动项目:看茄子花 活动场所:教室门前花坛或自家小菜园 活动时长:10分钟 (二)
作业一:阅读与欣赏 1、和爸爸妈妈或其他家庭成员一起朗读这几首有趣的谜语吧! zǐsèshù、zǐsèhuā 紫 色 树、 紫 色 花, zǐhuāxièlejiēzǐguā 紫花 谢了 结 紫 瓜, zǐguābǐngshàngshēngxiǎocì 紫 瓜 柄 上 生 小 刺, zǐguādùlǐzhuāngzhīmā 紫 瓜 肚 里 装 芝 麻。
(打一蔬菜)
xì bái nèn ròu guǒzǐyī 细 白 嫩 肉 裹 紫 衣, Shuāng ér yīdǎbùchéng qì 霜 儿 一 打 不 成 器。(打一蔬菜) tóudàilǜmàozi shēn chuānzǐpáozi 头 戴 绿 帽 子, 身 穿 紫 袍 子, Xiǎoxiǎo zhīmazi zhuāng mǎn yí dùzi 小 小 芝 麻 子, 装 满 一 肚 子。
(打一蔬菜)
2、 好书推荐:看一看绘本《一园青菜成了精》作者:编自北方童谣 图:周翔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和阅读与茄子有关的谜语和绘本,让学生初步了解茄子的颜色、形状等特点。
(三)
、作业二:表达与交流 1、 说一说:和同学、老师或家人把自己看到的茄子花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又有哪几部分组成? 2、 想一想:茄子花像什么?花谢以后会结什么样的果实? 3、 问一问:关于茄子你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把看到的、发现的茄子特点用完整的语言表达清楚,同时鼓励学生想象,把想到的也能清楚的表达,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主动想象和提问的愿望。
(四)作业三:梳理与探究 1、画一画:把想到的茄子的样子画下来。
2、识字加油站:
①圈出谜语中不认识的汉字,试着借助拼音自己拼读准确。
②积累和“茄子”有关的歇后语和古诗。
积累“茄子”歇后语积累:
胸脯上挂茄子——多心
霜打茄子——软不拉耷
茄子开黄花——变了种
肚脐眼长茄子——多心
数冬瓜道茄子——唠唠叨叨
半夜里摘茄子——不分老嫩
揪下茄子拔了秧——连根收拾
脊梁骨上长茄子——生了外心
茄子炒南瓜——分不清青红皂白
冬瓜藤缠到茄子地——拉拉扯扯 积累“茄子”古诗:
茄子 (宋) 郑清之 青紫皮肤类宰官,光圆头脑作僧看。
如何缁俗偏同嗜,入口元来总一般。
论紫青色 (宋)贾似道 紫头青项背如龟,青不青兮紫不绯。
仔细看来茄子色,更兼腿大最为奇。
【设计意图】:在探索中识字和积累,激发学生识字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积累课外诗词。
(五)作业四:实践与品尝 1、帮助爸爸妈妈或其他家人做一道用茄子做的美味。
和家人一起去趟菜市场买买菜,帮家人洗洗菜、削削皮…… 3、 用心品尝茄子的美味。
【设计意图】:有了之前的铺垫,在让学生自己参与美食制作,不仅提高了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生活,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更有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愿望。
四、 效果分析:
周末观察作业以学情实际为准,落实了“双减”政策,激发了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让学生大胆想象,能主动发问自己感兴趣的发现或疑问的愿望;
通过观察实践中认识了生字,积累了相关的歇后语和古诗,学生的知识储备有所增加,同时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得到提升。
五、 案例反思:
校内作业和周末作业上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让作业不仅仅是动笔写的生字。落实“双减”政策的同时,对于不同接受水平的学生,周末作业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做作业的兴趣,让每个孩子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