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地表的变化 第二课 地震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了解地震现象,知道地震可以改变地表。
了解地震灾害对人类的影响,认识常见的高压危险标识,知道抗震防灾的基本常识。
远离高压危险源,并能劝阻其他人不要接近危险源,遇到紧急情况能够拨打急救电话和报警电话;
掌握自我保护、求助、避险与逃生的基本技能。
2.科学探究 搜集有关资料,了解地震对地表的改变作用。
做震动实验,根据实验的感受类推地震的威力,初步推测地震的成因。
3.科学态度、STSE 乐于学习和宣传避震知识,懂得自我保护。
关注地震监测技术,懂得防震研究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增强历史使命感。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木棍、护目镜、纸、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课件展示地震的图片或者影片。
(2)揭示课题。
(二)新课学习 1. 了解地震 (1)课件展示教材P21上方两幅地震图片。
(2)讲解: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强烈地震发生时,大地颤抖,山河移位,会迅速地改变地表形态…… (3)讨论交流:搜集有关地震的资料,说一说:地震时会出现什么现象?地震对地表的改变有什么作用? (4)小结:地震时的现象:左右晃动;
上下震动…… 地震对地表的改变作用有引起泥石流,导致高山移位…… 2. 感受震动 (1)做模拟实验。
a.破裂实验。两名同学各持一张纸的两端,同时朝相反的方向用力拉,直到纸张断裂。
b.错动实验。两名同学各持一根小木棍的两端,同时向木棍中间用力挤压,将它压弯后继续用力,直到木棍折断。
(2)交流感受。纸被什么方向的力量拉断?当纸断裂时,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小木棍在什么情形下被压断了?当小木棍折断时,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 (3)推测地震成因。像纸张被撕裂、木棍被压断那样,岩层受力后忽然、快速地破裂或错动,岩层断裂时会释放巨大的能量,这就是地震了。
(4)了解建国以来的强烈地震。阅读指南车信箱,了解: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都是我国建国以来的强烈地震,给我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尤其是汶川地震。
(5)了解地震监测和预报。
介绍现代地震监测技术:专业的地震台站和一些群测点用监测仪器,如水位仪、地震仪、电磁波测量仪等,用来监测地震微观前兆信息做出临震预报,及时监测并记录已发生地震的情况从而预报大地震等。
除了地震监测仪。在日常生活中,地震前常会有一些前兆,对预报地震有一定的作用。
3. 地震时的自我保护 (1)课件展示教材P24四幅图片。
(2)交流:假如地震来了,上图的做法对不对? (3)小结:科学家研究发现,地震本身可能并不会造成大的人员伤亡,但是建筑被摧毁时会给人类造成灾难。我国也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因此建筑的防震研究意义重大。
(4)拓展:生活中如果遇到一些紧急突发事件,可以拨打以下全国通用的紧急求助电话:
消防报警电话 119 急救电话 120 公安报警电话 110 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122 (三)整理,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