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教师疫情防控志愿者心得体会(6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疫情防控志愿者心得体会篇一
作为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我在1月25日赶赴武汉市某某医院参与救治工作。我觉得这件事情好像没有什么道理推辞,作为一名icu医生,这是我的本职,是应该做的。
某某医院是此次武汉市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自去年12月29日收治7名不明肺炎患者以来,已收治了超过1500名新冠肺炎患者,且大部分为重症和危重症。刚到某某医院的时候,需要进行救治的患者很多,并且很多病情都较重,当时某某医院的医护人员已经连续工作了一个多月,真的吃不消了。那段时间医院的医疗救治力量和重症病人增长的速度之间不成比例,加大了治疗难度。我负责的南六病区是由普通病房改造的icu病房。某某医院作为一家传染病院,平时并没有太多的重患者,因此只有一个16张床位的icu病房。在这个特殊时期病床不够用了,因此临时把两层普通病房进行改造用于收治重症患者。
为尽早让患者得到良好有效的救治,我和所在的医疗团队,深入病房逐一了解患者情况,认真梳理治疗流程以及管理办法。由于患者资料、化验和影像学的片子都在工作区,而患者和血气单、护理单都在污染的病区里,这和平时的工作习惯有很大不同。我与医疗组因势制宜,每天早上,根据患者的化验结果、夜间病情变化和影像学检查,调整治疗和用药,确定当日治疗方案和操作内容,然后穿好防护进病房,查房并完成操作。即便没有太多操作,这样下来平均也要2个小时。后面因为防护用品紧张,只能减少进去的医生数量和频次,我只要在,就一定要进去看病人。一次进去,尽可能完成最多的工作。同时冒着风险,完成最高危的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手术。
目前救治工作的开展已经越来越有序,病人的治疗与恢复也比之前好了很多。刚到某某医院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这支临时拼接起来的队伍需要磨合,团队中的医务人员来自不同医疗机构,大家的专业背景、工作方式、习惯都不同,需要在工作过程中不断适应磨合。但大家都尽可能快地进入新的角色,适应新的岗位,工作开展也越来越顺畅。
最暗的夜,才能看见最美的星光。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过程虽然痛苦,但始终相信最后一定会成功!
这就是我站立的地方。
教师疫情防控志愿者心得体会篇二
疫情防控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实战检验,也是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
开展疫情防控,必须把方案想得更周密些,让防控措施落实得更有力些。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国上下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在湖南省临武县南强镇,乡镇党员、派出所民警、医务人员以及村委党员等60多人,成立3个临时支部委员会,对进出车辆进行严查;
在安徽省舒城县五显镇,近百名乡镇、村工作人员取消休假全员上岗,挨家挨户宣传防疫知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广大基层工作者挺身而出,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基层工作者身处联防联控的末端,又是直面潜在病患的前端,肩负的压力不小、付出的努力也不小。在我们身边能够看到,大批的镇村干部、民警、社区工作者等等,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不畏艰险、辛勤付出,为的是守护千家万户的平安。
什么是初心使命?什么是责任担当?就是在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冲得上。疫情防控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实战检验,也是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行动起来,组成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筑牢防控体系,动员防控力量,执行防控措施,正是我们制度优越性的体现,也让我们对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充满信心。
当前,无论是建立健全区县、街镇、城乡社区等防护网络,还是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防控等工作,基层一线在联防联控上取得的成绩是扎实有效的,疫情防控的大网正在不断织密织牢。但也要看到,面对疫情,还远没有达到歇脚喘气的时候。开展疫情防控,必须把方案想得更周密些,让防控措施落实得更有力些。比方说,人口流动频繁地区如何将防控措施落实到户、到人,如何保障普通群众的健康需要和正常生活,等等,依然需要基层治理者拿出更多智慧、下更大力气。
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印发的《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党组)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疫情防控斗争中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经受住考验,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国家卫健委也发布了《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社区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实行网格化、地毯式管理,确保各项防控举措得到切实落实、不留死角。不讲价钱、不打折扣把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就一定能凝聚起疫情防控的强大力量。对此,广大基层工作者义不容辞、使命在肩。
执守一线,压力更大,风险更多。基层工作者也要格外注意自身安全、做好防护工作。对于普通群众来说,需要对疫情防控的各项举措,给予更多理解、支持和配合,一起做好疫情防控这项当前最重要的工作。
教师疫情防控志愿者心得体会篇三
我在s32某某高速检查站教扫码
——记我的志愿者故事
六个小时,近两万步,一刻不停,无惧风雨,全副武装,变身“小蓝”,亦或“小白”,来回穿梭在高速道口滚滚车流之中,不厌其烦地提醒:
“您好!信息上报做了吗?”
“您好!请开窗通风,扫码上报信息。车上所有人员都要上报,老人小孩也不例外!”
“输入手机号,点击获取验证码。”
这就是2月5日以来的志愿活动中,我以及队友们每天的主要工作,确保来沪司乘人员顺利通过道口,并及时发现处理异常车辆人员,守好上海西大门!
一、宅得住人,宅不住心:我要做点什么!
春节期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不断发展,像绝大多数人一样,我们全家响应国家号召,宅在家里不出门,不给国家添麻烦,回老家过年的计划也搁浅了。与此同时,我们每天通过各类途径关注疫情发展,通过微信转发疫情相关信息传递正能量,当学校工会组织捐款、党支部组织缴纳特殊党费时,也第一时间尽了一点绵薄之力……
然而,总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还需要做点什么?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总要有人冲锋在前!宅在家里抗疫,那是每个普通公民都应该做到的,而我还是一名党员!我既没有很多的钱可以捐赠,也没有渠道联系购买医疗物资捐赠……但,我有一颗想要做点什么的真心!
从某天起,小区门口每天上午会有志愿者值班2小时,隔一会我就跑到阳台上看一眼,隔一会又去看一眼,还向家人现场直播他们都在干什么。妻子笑着说,你像热锅上的蚂蚁,是不是恨不得冲上去把他们换下来啊!趁着下楼扔垃圾,我特意跑去问了问,才知道他们是社区应对疫情而安排的。
“爸爸,你是党员,怎么没有冲在一线?”,儿子听完新闻后的一句笑谈,更是让我如坐针毡。我也想冲啊!可是,往哪冲?瞎冲,那是给社会添乱,是不负责任!
二、报名,等待,如愿!
2月2日上午,看到团区委《关于招募某某区教育系统抗击新型冠状病毒青年志愿者突击队的通知》,我第一时间报了名,心里却是很忐忑:一来害怕妻儿的担心和反对,二则报名者建议年龄40岁以下,而我马上“压线”了!
“想去就去吧,注意安全!”,所幸,妻儿很支持我的决定。真的很感谢他们,特别是妻子,家事都要压在她一人肩上,而且有可能将他们也置于危险境地。
此后,就是焦急的等待,时刻注意有没有陌生电话响起,通知我可以上场了,虽然时间仅仅过去一天不到。
2月2日下午,本校叶老师问我收到通知没,我才知道志愿者工作已经安排下去了,没有我!难道真的岁数大了?!或者,因为我是湖北人?!我心里不断猜测着各种可能性,甚至加了团区委负责人微信想咨询,就差打电话“质询”了。同时,心中还存着一丝期待,也许还没来得及通知我吧!
2月3日,2月4日,我还是在阳台上遥望小区门口志愿者的工作……
2月4日,下午五点,学校支部群发布区教育局党委志愿者招募通知,我又赶紧报名了。巧的是,过了不到一小时,电话响起,陌生号码,犹豫中还是接了,是团区委的!“你好!是邓朝辉吗……”电话那头问我有没有时间去高速道口做志愿者,我激动地满口答应,终于等来了!
三、担好责任,注意安全,出发!
当晚,参与此次志愿任务的6人就建了微信群,大家相互简单了解,预习任务,根据其他组的经验做些准备,我还光荣的被任命为组长。
“邓老师好,我是你的学生,05年毕业的”,真是个意外的发现。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大家相互认识了解,个个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令人感动的是,其他五位队友都是女同胞,果然巾帼不让须眉!
2月5日,早上10点半起,各组小伙伴陆续到达区党校。据说上厕所不方便,同时也为了不影响工作,从早上起,我一口水也不敢喝。
本就互不相识,再加上口罩的“掩护”,彼此之间更是“不识庐山真面目”了,但阻挡不了大家的热情,互相招呼着、寻找着组织。
11点整,车轮滚滚,志愿车辆载着我们驶向“战场”——s32某某高速检查站(练塘)。车上气氛开始还是很活跃的,大家畅谈着加入团队的经历,原来大家都和我一样有着急迫的等待过程。
驶出一段,车厢渐显安静,没有刚出发时的“热闹”,其实,我们也都有着一丝担忧。说不害怕,那是假的!每天疫情报道里渐增的确诊数和疑似数,更有那可怕的死亡病例!较之自身,大家更担心的是各自家人的安全!
电话突然响起,是妈妈打来的。今天是爸爸的生日,我忘记打电话问候了。当得知我在外出的车上,她立马猜出我去做的与抗疫有关。“你是党员,你爸和我知道你肯定会去,安心工作,注意安全!”妈妈没有多说什么。
担好责任,注意安全,是我们共同的想法,更应该是我们的行动。
更神奇的是,2月14日,毫不知情的大姐突然发来一张我们小队“全副武装”的照片,肯定地说里面有我,让我注意安全!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四、互帮互助,做好战前准备。
我们组是根据来沪情况临时增加的志愿力量,来到道口服务站时,其他班次的各类工作人员都奋战在岗位上,并没有人和我们交接。打了好几个电话,我都没能联系上值班的马医生,最终,在一群忙碌的工作人员中,我用最原始的方式把她“喊”出来了。可马医生太忙了,交给我六套隔离装备,简单快速交待了我们的任务——扫码上报信息,她又转身继续投入工作。
防护服不是想象中的全包围的“阿拉伯式”,而是反穿衣。我们几个队员都不会穿,大家便边摸索边相互帮助着穿戴起来,你帮我系带子,我帮你理帽子。穿戴整齐,竟然多出来一份纸巾。经旁边志愿者提醒才知道,那也是用来做防护的。然后,又把防护纸巾强行塞进防护服,最终“变身”成功。
一名正在吃饭的志愿者对我们说:“来,我告诉你们如何教乘客扫码、上报信息!”由于不放心,趁着吃饭间隙,马医生也特意跑过来指导。我们围成一圈,专注地聆听着、学习着、领悟着,力求记清每一步操作。
五、实战,感悟!
实战了!我们六个小伙伴被带到了不同的车道上,全身心投入“战斗”。很快就消失在彼此的视线中,不知各自身在何处……
放眼望去,一辆辆大车小车组成的钢铁洪流朝道口涌来,速度虽然不快,却也有些气势。
深吸一口气,来到一辆车前,示意驾驶员降下车窗,“您好!请扫码上报信息。车内所有人员都要上报,谢谢!”,我开始了第一单任务。然后,第二单、第三单……
虽然在工作中也会遇到各种“状况”:
已经很明确地说明全车人都要扫码上报,后排乘客就是不动,再提醒,他们似乎恍然大悟;
已经说明老人、小孩都要扫码上报,接着得到的问题就是“小孩不用上报吧?”;
已经得到车内明确的答复全都已经扫码上报了,我再次强调不上报无法过道口,然后走向下一辆车时,后面又传来喊声“让我们扫一下”;
有的驾驶员任你怎么示意,就是不开窗,还一脸嫌弃的摆手,意思是“不要不要”,我又厚着脸皮提醒开窗,“干什么?”仍然是嫌弃的语气,“扫码上报信息!”,“哦,还以为是推销东西的!怎么弄?”;
还有的,就是一句,“我不要扫码!”开车就走。我还要跟在后面“苦口婆心”的劝说,“非常时期,不上报信息就过不了道口!”“扫码上报是为自己健康负责,可以减少与他人的直接接触。”“去前面还要填写纸质单子,还要花时间,现在反正是在排队,先报上去,等下通过会快点。”“不会做没问题,我来帮你做!你看,其他人都上报了。”“输入手机号,点击获取验证码,登录,填写个人上报,蓝色的那个。”“上报地点选公路s32某某,左边往上划,不是点……”
每次,我都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态度,提醒、劝说、指导司乘人员完成扫码上报,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并力争提供五星优质服务(哈哈)。我不禁想起浙江义东高速收费处那位女收费员,刚刚还是万般委屈、泪流满面,转眼就为下一位司机提供微笑服务。
还有那巨无霸大货车,驾驶位高高在上,发动机震耳欲聋,尾气那更是劲道十足,口罩也无法隔绝。我不得不昂着头,扯开嗓子和它比拼,只为货车上的人也能正确填报,顺利通关。话说行走在一辆辆大货车中间,那种压迫感,还真让人不大舒服……
当然,绝大多数人是非常配合的。有人会关切地问“你们一天工作几小时啊?挺累的吧!”,有人会真诚地说“你们辛苦了!”,小朋友会好奇地盯着我的装束又有些崇敬地说“谢谢叔叔!叔叔再见!”……
说来也奇怪,面对这么多的车辆,看到这么多的人,置身这么“热闹”的场景,宅在家里十几天以来的担忧、恐惧等负面情绪竟然开始慢慢淡化。
这些车,这些人,来自不同的地方,来自祖国各地,当然,也可能来自或经过疫情严重地区。车里的人,有欣喜的,有焦虑的,有慎重的,也有无所谓的。细细体味,一个个车厢内,承载的是人们对上海的期望,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所以,他们风尘仆仆聚集到这里,来到上海!
有人,有向往,有追求,有希望!我,我们,应该为这些“向往、追求”保驾护航,帮助人们燃起生活的希望!
……
“邓老师,时间是不是差不多了?”突然,后面有人喊我。“请问几点了?”我问旁边的驾驶员,因为手机不方便拿。“差不多六点了。”真是没想到,走走喊喊间,六个小时已经过去了。
教师疫情防控志愿者心得体会篇四
20__年春节,疫情在武汉湖北已经开始蔓延,但是远在中国东北边陲小镇的我,并没有想到这次疫情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我们置身于这场“抗疫”斗争中,成为参与者,而作为摄影人,在保证安全,不影响抗疫的情况下,更希望成为一名记录者。
春节过后,疫情防控升级,医疗工作者,公安干警、社区工作人员等职能工作人员开始了紧张而忙碌的入户排查,卡点执勤、及医疗诊治等工作,我们的工作模式也变成网上办公,2月4日,我单位招募第一批志愿者20人,我率先报了名。2月7日,经过两天的入户排查,我们一百二十多干警分成八组进入八个小区的开始二十四小时的卡点执勤工作。我的抗疫影像也从这时候开始。
2月7日,市民某某小区是新建小区,尚未完全入户,周边设施也不齐全,值守单位临时围挡了院子,值守工作人员正在给出入小区的居民进行登记。
2月8日,这一天是正月十五,气温零下二十度,政法委丁书记对辖区部分卡点围挡封闭管理工作进行检查,位于闹市区的医药楼没有物业,没有院落,居住人员杂,丁书记正在听法院办公室主任介绍封闭管理情况。本应该是阖家团圆的元宵佳节,我和我的同事们是在卡点的值守中度过的,大部分小区都是老居民楼,物业管理不完善,甚至没有物业用房,值守工作压力很大。
2月10日,夜晚飘了小雪,早晨六点五十的街道空旷清冷,上班路上,环卫工人的一抹橘黄添了些许温暖。我值守的卡点,因为没有值守人员用房,这一个多月以来,警车就是我们的办公室,车的机器盖子及门前停泊的快递员的摩托车就是我们的工作台。最后一张图在登记的骆女士是社区工作者,也是我们小区每天最早上班的一个,这个春节,她们也是最辛苦的人。
2月20日夜晚,天气预报说大到暴雪,某某小区的值守人员在临时用铁丝网围城的栅栏处值班,检查出入人员证件,并做好登记。同心路高速口卡点,这里由交警,防疫及政府值守人员组成,这里也有我们院的一个党员先锋岗,一天两班岗,一个岗要工作十二个小时,三餐都是在车上或者临时搭建的板房里,要对来往人员登记,测温,分流,劝返,很辛苦。警车警灯红袖标,代表着责任,也见证了这些无怨无悔的人。
某某法院在这次抗疫工作中共有这样的夫妻档四对,他们有的是新婚燕尔,有的孩子尚小,克服了重重困难,努力为抗疫做一点点事情。女孩张晓娇是我们近130个志愿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位,19年刚刚大学毕业,说哥哥姐姐们孩子都小,主动申请值夜班岗,一个半月以来,一天也没有间断。在这次抗疫工作中,有很多的感动,征集志愿者中,争先恐后的报名,夜班岗位上,男生主动请缨,全城封闭,交通不方便,司机师傅们从早晨到晚上的坚守和护送。
2月21日早七点,大雪后,某某小区,某某西苑,信用社新楼,这些身穿巾帼志愿者粉马甲的干警,主动投入到小区扫雪的工作中。查证,登记手机号码,查验身份信息,询问出行路线,返回时间,住户多的小区每天出入登记上百人,一一核实,确保万无一失。红马甲成为这个冬天最温暖的色彩。抗疫中,活跃在街头的红马甲志愿者队伍,大部分都是退伍军人,“若有战召必回”,他们协助摸底排查,查验健康码,超市里指导排队,做好进出人员登记,成为抗疫战斗中又一只主力军。
早晨八点半,环卫工人在冰天雪地里吃带的干粮,我问他早晨是不是没吃饭,他说吃了,但是六点就出来了,现在饿了。帅发小区对面,法警小冯看到冰天雪地中吃干粮的环卫工人,马上给师傅送去矿泉水。暴雪成灾,拍摄时,环卫工人说,这场雪,他们不眠不休也要至少一周才能都搬运出去,疫情防控期间,卫生保洁要求更高更严,垃圾清运任务大,环卫工人非常辛苦。
教师疫情防控志愿者心得体会篇五
在2020年1月初,伴随着病人的阵阵咳咳嗽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对奋战在疫情前线的人来说,这注定是个不一样的春节。
在电视上,我看见了你——白衣天使的背影,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医院病房与时间赛跑,从病毒手中夺回生命。我知道,你们也是儿子,女儿,也是父亲、母亲,妻子,丈夫,有的夫妻甚至是在同一幢楼工作,但各自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战着,一连几天未曾碰面,有的是年轻妈妈,为了慰籍自己的思念之情,只能带上儿子的玩具和照片踏上疫区的路,我们似乎看见了你们这些白衣天使每一个不眠的夜晚,是你们为了大家舍弃了小家,努力得救治着每一个脆弱的生命。
在电视上,我看见了你——前线报道的记者的背影,我看到你一次次出现在镜头前,奔波在医院的施工现场,奔波在医院的走廊,我听见了你因为工作而沙哑的声音,听见了你在报道中急促的喘息声,听见了你报道时沉着冷静的声音:“我们坚信疫情一定会好起来”。是你们让我们第一时间了解疫情的现状。
在报道中,我看见了你——研制对抗病毒特效药的科研人员,白天里你们在实验室戴着手套拿着试剂瓶探索着对抗病毒的良药,阳光洒在你们身上,专注的背影被拉得很长很长。深夜里,明亮的日光灯映照着你们疲惫的背影,你们坚守着心中的信念,定能早日研制出特效药。
正是“白衣天使”,“新闻天使”,“科研天使”;
是你们负重前行,你们忙碌而又坚持的背影,就象征着希望,象征着安全,给全国人民力量和信心。
我相信,中国必定能够度过这次难关,同时带领世界度过这个不一样的春节,中国强则世界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加油中国!
教师疫情防控志愿者心得体会篇六
“此次中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有两大明显特点:一是病毒检测水准提升,不仅检测技术有进步,而且检测人员更加专业。二是信息披露更加透明。”2月1日,国际流行病学领域有“病毒猎手”之称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维尔特·伊恩·利普金接受采访时,充分肯定中国此次防控疫情的积极举措。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分子手段诊断病原菌的科学家,2003年,利普金在中国非典疫情高峰期,被中国有关方面邀请到北京,帮助评估疫情和制定应对方案,并培训了许多使用该技术的医务人员。“作为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我有责任为中国提供帮助。”10多年来,利普金帮助中国加强公共卫生科研建设,协助建立了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广州生物医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与中国疾控中心共同组建了病原发现联合实验室。2016年1月,他荣获2015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019年,获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暴发后,年近七旬的利普金密切关注事态发展。1月29日晚上,他从美国飞抵广州。第二天一早,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交流疫情进展及防控情况。2月1日,又马不停蹄地飞到北京,与中国同行进行探讨。
“此次疫情与非典相比,致死率较低,但传播力较强,传染速度快。”利普金表示,有的患者没有症状也可以传染,这为防控疫情增添了难度。利普金说,在中国近期采取的一系列严格的抗击疫情措施之外,他看不到更好的选择,“保持社交距离、佩戴口罩和研发快速检测方法,仍然是的办法。”他强调,防控疫情应该加强科学家之间的协作,多学科结合做好综合性研判,提高诊治水平,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
从埃博拉病毒到西尼罗河病毒,从中东呼吸综合征到美国寨卡、印度脑炎,现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感染与免疫中心主任的利普金,一直奔走于世界疫情暴发的最前线。
“科学无国界,尤其在全球化时代,积极应对、预防各类传染病威胁是各国科学家的共同使命。”利普金表示,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所提的建议,战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方法,就是所有国家本着团结与合作的精神共同努力。他希望全球学术型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参与到此次疫情防控中,携手共渡难关。
推荐访问:疫情 心得体会 防控 最新教师疫情防控志愿者心得体会(6篇) 最新教师疫情防控志愿者心得体会(6篇) 疫情防控教师志愿者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