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优文库网!

思政教学团队建设机制方案(6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5-05 13:10:08

篇一:思政教学团队建设机制方案

  

  《中餐服务与管理》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一、团队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1.用心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持续了解酒店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关注酒店行业对人才提出的新标准和要求,结合学校水文化和李冰精神,用心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不断更新课程资源案例库,建设酒店专业特有的课程思政元素池,以中餐服务与管理课程群为建设基础,推动建设一批校级和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

  2.悉心开展课程思政实践,培育一个课程思政名师团队

  本着“三全育人“理念,根据教学团队制定的酒店专业“三爱四美五业”课程思政体系,以及中餐服务与管理课程群课程思政元素为指导,认真悉心开展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而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力争将课程群所有课程打造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并在校内外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培育一个省级课程思政名师团队。

  3.潜心研究课程思政理论,申报一批课程思政教改项目

  持续潜心学习课程思政理论,并组织团队定期参加培训,开展集体研究,用理论指导实践,逐步完善酒店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并在中餐服务与管理课程群的基础上,继续开展诸如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群的课程思政建设,力争在申报一批校级课程思政教改项目的基础上,申报一个以上的省级课程思政教改项目。

  4.精心打造课程思政项目,孵化一个课程思政教学成果

  围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示范团队、示范专业建设,力争将酒店专业核心课程在5年内全部建成校级课程思政课程,建设2门以上省级示范课程,并探索酒店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独有的模式,总结课程思政融入课程体系,深入教学实践之后,对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的良好效果,力争孵化一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成果。

  (二)建设机制

  1.健全课程思政合理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在各类考核评估评价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中落实。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专家组织作用,研究制订科学多元的课程思政评价标准。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作为学科评估、专业认证、“双高计划”评价、院系教学绩效考核等的重要内容。

  2.完善课程思政有效激励机制

  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成果奖、教材奖等各类成果的表彰奖励工作中,突出课程思政要求,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优秀成果的支持力度。

  (三)建设措施

  1.科学制定课程思政专业体系建设

  加强顶层设计,全面规划,循序渐进,以点带面,不断提高教学效果。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适应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强化分类指导,确定统一性和差异性要求。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每一位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建设国家、省级、高校多层次示范体系,大力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先进经验和做法,全面形成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定期开展课程思政集体教研活动

  充分发挥教研室、教学团队、党小组等基层组织作用,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定期开展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合作教学教研,邀请酒店行业经验丰富导师和优秀毕业生来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专题针对酒店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重难点、前瞻性问题开展研究研讨活动。

  3.持续开展课程思政培训提升工程

  进一步加大教师团队课程思政培训力度,并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师德师风、教学能力专题培训等,保证团队教师每人每年至少参加一次课程思政专题培训,提升团队教师课程思政整体设计和实施水平。

  (四)预期成效

  1.打造课程思政金课

  教师团队将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外化为思政铸魂、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三大工程,优化课程体系,重视教材建设,不断挖掘酒店专业思政元素,充实思政案例库,发挥“课程”主渠道,通过好故事的方法把世界观和方法观两大思政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深度开发酒店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针对性和育人实效。不仅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对共建,还要和酒店行业企业结对共建,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实践中,打造生动有效的课程思政金课。

  二、成立课程思政联盟

  建立健全优质资源共享机制,成立课程思政联盟,搭建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平台,从专业内到专业外,从二级学院到学校,再从校内到校外,开展经常性的典型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教师教学培训等活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优质资源在课程思政联盟共享共用。

  表4-1团队建设具体时间安排和详细步骤

  序号

  12345678910课程思政建设项目

  建设和完善酒店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池

  建设《酒店服务心理学》课程思政示范课

  建设《酒店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思政示范课

  完成时限

  2022年

  2022年

  2023年

  申报2个以上校级课程思政教改项目,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改项目

  2023年

  完善酒店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申报省级课程思政专业

  建设至少1门融入课程思政的教材

  申报3名校级以上课程思政教学名师

  申报1个校级以上课程思政教学成果

  打造1个校级以上课程思政金课

  成立课程思政联盟

  2023年

  2024年

  2024年

  2025年

  2025年

  2026年

篇二:思政教学团队建设机制方案

  

  一、确定组员:选拔有丰富思想教育经验的老师和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丰富实践操作能力的新教师,专家、学者及志愿者等均可。

  二、定期进行技能培训:把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聚集起来,让组员们通过交流,定期分享最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相互学习,不断提升针对学生思想教育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构建合作关系:根据教学要求,团队成员定期进行例会等,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对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跟踪、评估,与当地教育部门、政府、企业及社会组织等建立良好的框架合作关系,努力建设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实现学校思想教育教学发展目标。

  四、开展课题研究:为实现学校思想教育教学发展目标,搭建以教师、家长、学生组成的“三方团队”,深入开展有关思想教育的课题研究和课程思政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身的道德修养。

篇三:思政教学团队建设机制方案

  

  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思政课是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思政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其发展成长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政课工作,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建立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是非常必要的。

  团队建设是现代化学校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它是为了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强化师生间的协作机制,旨在把所有利益共同体结合成一个具有协同作用的整体,从而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提高操作效率,实现目标的最大化。

  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重点是建构一个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结果,注重效果,加强对师生的沟通,积极创造更多的共同机会。首先,需要明确每个人在团队中的分工、职责和角色,并且明确团队的目标。建设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团队成员的协同配合,做好团队的知识管理、资源管理和信息管理,实现信息共享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推动教学的合理化和标准化。

  其次,应该加强思政课程的课程设置,注重新思想的吸纳与创新,紧密结合时代主题,注重思想深入挖掘,使思想课程更具活力和生命力。教师要积极探索教学方式,以更好地支持思想的传输和学生的掌握,尽量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支持,避免教学被抽象化而无法被接受。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提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教育学习机制和平台,注重教育硬件的完善,建立教育学习支持体系。

  在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过程中,也应该注意与社会接轨,与社会进行合作和交流,增强思政课程的实践性,扩大思政课程的社会影响力。增强教师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意识,并积极探讨与社会相关的学术话题,使得思政课程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同时也反哺团队建设的过程。通过与社会资源的整合,扩大思政课程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强化团队凝聚力和建设的实效性。

  总之,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现代化学校管理的必经之路,也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思政课程的发展和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而不可或缺的一项策略。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质量和影响力,并且更有效地为学生们提供素质教育,使他们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篇四:思政教学团队建设机制方案

  

  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强化课程育人功能,提升课程育人实效,着力构建符合人才成长规律、体现时代要求、彰显XX的课程思政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XX人,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决扛起“三地一窗口”的使命担当,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坚持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促使课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广泛共识,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基本健全。

  五年内,培育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基层教学组织和课程思政建设示范校,设立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和优秀案例,充分发挥示范典型的引领带动作用,全面形成广泛深入开展

  -1-

  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主要任务

  (一)科学设计全面覆盖、类型丰富的教学体系,明确课程思政目标要求

  坚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围绕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切实落实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高职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和研究生学位基本要求,从学科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课堂教学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实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评价激励机制等进行整体统筹和系统谋划,课程思政建设覆盖到所有院系、所有学科专业和所有教师,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寓价值塑造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之中。

  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完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统筹规划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实践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要把专业课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课程建设要求,分类推进各学科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进一步梳理各学科专业的价值引领元素,深度挖掘各类课程的育人元素,研究制定各类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规范及评价标准,明确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的切入点,科学设计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路径,通过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方

  -2-

  式,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有机融合,使各个专业教学院系、各位专业课教师都能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干出自己的“**”。

  (二)着力打造育人**鲜明的高水平课程,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质量

  课程思政是一流本科课程和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进**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着力打造既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又具有课程育人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的一流本科课程,打造既传授职业知识和培养技术技能、又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突出课程的价值引领。加大一流本科课程和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认定及国家级推荐评审标准的“课程思政”权重。对已认定的省级课程开展年度质量抽检工作,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抽检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课程质量预警及退出机制。

  强化示范引领,培育一批以专业课为主体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并优先从省级、国家级课程中遴选建设。鼓励高校重点建设或联合建设一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劳动精神、宪法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的公共基础高水平课程,尤其要充分利用XX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人文资源等,建设好一批具有XX、校本品牌的系列核心通识高水平课程或课程群。

  -3-

  (三)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创新课程思政教学

  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学校要将课程思政作为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核准和教案评价的重要内容。任课教师要将课程思政建设融入课堂教学,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课程考核各环节。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鼓励采用案例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大力推进智慧教室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强化第二课堂育人实效。充分挖掘区域优质育人资源,形成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合力育人,组织开展“XX人文大讲堂”等系列讲座,邀请一批地方知名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家、劳动模范、工匠名师和抗疫英雄等为学生传播XX精神、中国精神。有效利用各类红色基因场馆、基地等,进行案例分析、实地考察、访谈探究等,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体验感悟。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百万师生大实践”等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和创新创业活动等,大力弘扬XX精神,不断拓展课程思政教学新途径。

  (四)建设具有XX的课程资源,丰富课程思政内涵

  建好用好课程思政教材。结合XX省情省史,建设一批

  -4-

  具有XX的课程教材资源。要讲好用好马工程重点教材,在统一使用国家统编思政教材之外,建好用好《XX》等具有XX的高等学校德育统编教材,使学生了解中国社会主义、中国梦和核心价值观等在XX的实践历程、丰硕成果和伟大创造。要进一步扩大省规划教材、新形态教材建设“课程思政类”项目立项,促进传统教材的二次开发,做好课程思政类**鲜明的规划教材、新形态教材的编撰、遴选与立项建设工作。以优秀教材推动核心价值观、红船精神、大陈岛精神等落地生根。

  建立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充分利用XX“三地一窗口”的优势,建立课程思政优质教学资源库。要编撰良渚遗址、红船精神、“两山”理论、新发展理念、“八八战略”“枫桥经验”、XX文化等为代表的体现中华文明、XX文化以及“三地一窗口”的案例库,建设视频、课件、习题、案例、实验实训(实践)项目、数字教材、数据集等优秀教学资源库,推动高校课程思政资源的开发与创新利用,使之成为激励高校师生的思想库、加油站。

  建设课程思政资源信息化平台。要注重“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方式的创新利用,基于学生学情进行课程思政信息化平台建设和在线课程资源的开发,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主动及时地提供集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于一体的课程思政网络资源。探索建立全省高

  -5-

  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各类优质资源的协同共享。

  (五)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意识和能力,确保课程思政落到实处

  聚焦育人意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坚决克服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重理论轻实践等现象,将师德师风纳入课程思政考核评估首要要求,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察,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健全教师荣誉制度,引导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相结合,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聚焦能力培养,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加强对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引导教师提升政治理论修养和思政教学能力,拓展对中国社会主义思想、优秀传统文化和学校校史校情的认知。支持高校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教学能力提升等工作。依托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律职业伦理、工程伦理、医学人文教育、大国工匠及劳模精神等专题培训。在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中强化课程思政导向,以赛促建、以赛促教。鼓励高校搭建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平台,建立健全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分区域、分学科专业领域开展典型

  -6-

  经验交流、专题研讨、现场教学观摩、教学设计案例分享等活动,引导教师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自觉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聚焦教学教研,构建课程思政研究体系。充分发挥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作用,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鼓励支持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合作教学教研,鼓励支持高层次人才带头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重点、难点、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充分发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相关学科专业教学组织的作用,构建多层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体系。

  (六)建立评价激励机制,提升课程思政实效性

  抓机制建设,压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在各类考核评估评价工作和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落细落实。落实高校党委主体责任,省教育厅将学校课程思政改革推进情况纳入高校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述职评议范围,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作为本科教学分类评价、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高职“双高”建设及教学工作业绩考核等的重要内容。高校要将院系课程思政建设质量、内容、成效等工作情况纳入院系人才培养工作考核。

  抓价值引领,优化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各类专家组织作

  -7-

  用,研究制订科学多元的课程思政评价标准。在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突出价值引领,引导院系和教师将其融入每门课程目标和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内容作为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考量因素。通过学生评教、督导评课、同行和党政领导听课等方式,将客观量化评价与主观效度检验结合起来,综合考量课程教学的融入度和对学生的影响度,以科学评价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抓教学效果,健全激励机制。建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激励机制,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评优评先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成果奖、教材奖、教学名师等各类成果的表彰奖励工作中,突出课程思政要求,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优秀成果的支持力度。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分类施策。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高校要重视,加强顶层设计,全面规划,循序渐进,以点带面,不断提高教学效果。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根据校本**,适应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强化分类指导,确定统一性和差异性要求,坚决杜绝一刀切。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每一位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强组织领导。省教育厅成立高校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研究重大政策,指导督促各高校开展工作。

  -8-

  各高校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院系落实推进、自身**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各高校要切实加强对本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领导,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督查检查。

  (三)加大经费支持。省教育厅将加强对省级财政高等教育资金的统筹使用,支持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各高校要结合学校实际,统筹各类资源,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投入力度。

  (四)营造良好氛围。要注重总结凝练,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典型经验和优秀做法的宣传、交流和推广。创新宣传推广形式和渠道,将专业学习的显性教育和校园文化氛围的隐性教育相结合,创设有、有深度、有温度的育人环境。要坚持成果导向,固化课程思政建设成果,推进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等,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请各高校于20XX年XX月底前完成制定本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方案,并以PDF电子稿形式(文本须加盖学校公章)通过钉钉分别报省教育厅高教处(本科高校)和职成教处(高职院校)。联系人:高教处XX,联系电话:XX;职成教处XX,联系电话:XX。

  -9-

篇五:思政教学团队建设机制方案

  

  思政课教学科研一体化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考

  思政课教学科研一体化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梳理学科发展方向:

  1、了解学科发展方向,把握科研核心问题;

  2、梳理并系统分析学科视角、研究空间,完善学科发展蓝图;

  3、认真分析学科趋势及不同学派之间的联系,梳理学科视域;

  4、科学设置学科发展的目标,制定相应的行动策略。

  二、建立学术合作网络:

  1、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学术合作体系;

  2、开展优秀学者的学术交流,提升学术水平;

  3、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的联合实验室,形成资源共享机制;

  4、组织各高校学术师生进行学术交流,实施国际学术项目合作。

  三、制定科研人才培养方案:

  1、建立自主研究、教学研究等多项人才培养活动;

  2、深入开展青年教师培训改革,形成全新的培养模式;

  3、实施培养计划,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措施;

  4、加强学生课外实践见习,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服务社会。

  四、构建学术论文库:

  1、统筹整合学术论文、科研成果,存档整理订正;

  2、汇集学者专家共同建立学术论文库,以便参照学术资料;

  3、提升论文的学术价值,以及业界的学术地位;

  4、加强联合学术研究,强化教学、研究、实践的互动关系。

  五、加强思政课教学:

  1、进行课程设计与评估,充实思政课教学内容;

  2、开发渗透思政教育的软件应用,启发学生积极参与;

  3、增强课堂氛围,多注重思想实验和实践教学的质量;

  4、提高教学能力,加强各类活动的开展,形成完整的课堂体系。

篇六:思政教学团队建设机制方案

  

  思政课教学团队建设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对于课程思政而言,其主要的作用是对学科德育思想进行有效践行。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需要不断发挥教学团队等相关教学组织对于有效开展思政课程的建设,不断通过教学团队建设来强化教师思政课程能力。

  强化与思政课程相向的主要教学集体,对于专业课的主要思政元素进一步发掘,同时,这种方式需要不断依靠团队协作的方式,强化团队分工。课程思政主要采用的研究落脚点集中在“思政”之上,这实际就对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师自身的主要政治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对于这类教师来说,可以通过团队的方式进行有效的集体学习,强化思政理论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其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在此基础上,不断将这些理论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

  强化专业课程不断实现“隐性思政”教育效果,不断对课程自身存在的思维逻辑进行有效强化,这就需要团队采用群策群力的方式以及措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虽然在形式上呈相互协同的效果,但二者之间无法相互取代,仍然具有一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课程思政的功能作用中,采用专业课程的方式,其中蕴含着较大的科学精神,使得学生在不断接受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主要技能的培养他方面不断接受这种科学精神的有效渲染和熏陶,这种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有效影

  响了学生的主要思想、价值选择和行为习惯。教师需要借助团队采用集思广益的方法,进行反复推敲以及论证,并借助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有效辩难以及启发,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在面对学生时,讲授相关知识具备强烈的授课底气和自信。

  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进而有效实现育人责任的意识,不断将这种意识有效传递,这种传递的方式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以及影响。对于教学团队,应采用具备了一定的扁平化发展的组织形态,其主要特点呈现出的是拥有较高的交流以及管理机制,同时还具备了去行政化的特点。这些特点能够有效促进教师实现平等以及在工作中实现志趣相投的工作氛围,进而不断探索育人质量的有效提升道路,激发教师不断实现自身的价值。

  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构的具体策略

  团队的组成上需要不断满足课程思政的内在要求。对于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而言,主要是以增强育人能力为主。关于课程思政的教学团队的相关带头人的选择,主要人选的标准需要具备下列素质。一是对于事业具备强烈的工作热情,热爱相关教学工作,拥有足够的时间,并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发展中,执着追求育人质量的有效提升。二是带头人的思想政治作风过硬,具备坚定的马克思思想以及具有扎实的理论水平,坚定的社会主义事业贡献信念,符合“四有”好老师标准。对于团队的规模建设而言,通常以10人左右最为合理。对于团队的构成,主要以学科背景交叉、相关知识互补以及年龄等结构成为一定梯度为主,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协作意愿进行重点观察。

  高校可以采用跨系、院、校等方式进行组建,甚至可以通过邀请具备一定基础,且符合团队建设要求的专业教师参与到其中。对于这种组建方式而言,一是能够有效拉近距离,二是对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能够符合更深层次的合作模式。高校应采用平等以及协作的方式,进而形成既存在合作,又存在竞争的团队模式,将这种模式作为主要的追求目标。此外,还需要强化其团队精神的有效构建,主要原因是团队精神是一个团队的主要灵魂,有着强烈的团队精神,才能有效凝聚人心,使团队不至于松散。

  需要选择具备可靠的政治素养,三观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师组建团队。专业的知识并非独立于人类社会而成为一种独立的状态,价值观的有效塑造在这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主要的知识技能需要同人的主要价值体系相关和紧密联系。课程思政的教学团队,“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相关教师需要不断对温暖有所感知,才能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将这种温暖有效传递以及不断扩大。对于课程思政的团队而言,其有相关的责任是使得每位成员都能感受到这种集体的氛围以及存在的温度和善意,进而使这种温暖不断向立德树人的事业中有效扩散开来,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主要的教学目标。(作者:马张霞江苏省相城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讲师)

推荐访问:思政教学团队建设机制方案 团队建设 机制 方案

本文来源:https://www.windowchina.cn/cehuafangan/47393.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