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4年)扩大有效投资三年攻坚行动计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扩大有效投资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和全市产业振兴暨重大项目推进会精神,树立“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的理念,积极扩大我县有效投资,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抓好项目建设、促进投资快速增长、优化投资结构,进一步发挥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有力支撑“十四五”时期我县经济奋力赶超、加速崛起,实现既定目标,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要素,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政策举措,释放一切可以挖掘的潜力潜能,集中力量,攻坚突破,拓展投资空间,优化投资结构,加速补齐各领域短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和创新体系。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xx%以上,力争2022-2024年全县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分别达xx亿元、xx亿元、xx亿元以上,三年累计完成投资超xx亿元。
二、主要任务 (一)着力扩大工业有效投资。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全面实施推进工业振兴三年行动,深入开展补链强链延链专项行动,着力抓项目做大增量,着力扩投资增强后劲,着力调结构促进转型,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一批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项目。实施一批新材料、绿色碳酸钙、现代纺织、木材深加工等重要产业项目,重点推进三江口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园、锦江绿色建材产业园、三江口节能环保生态产业园、三江口森林工业城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力争2022—2024年全县工业投资年均增长xx%以上,2022-2024年分别完成投资达xx亿元、xx亿元、xx亿元以上,三年累计完成投资达xx亿元以上。
(二)着力扩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重点推进xx至xx铁路、xx至xx高速公路(xx至xx段)、xx至xx高速公路(xx至xx段)、xx至xx(xx段)、G355xx县城至xx东(xx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口)一期工程、xx经xx至xx公路(xx至xx)续建、xx港区xx村xx区二期工程等交通项目建设,力争2022-2024年全县交通基础建设分别完成投资达xx亿元、xx亿元、xx亿元以上,三年累计完成投资超xx亿元。
(三)着力扩大新能源项目投资。进一步增强我县能源供应保障能力,重点推进xx三期工程、xx电场、xx县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建设,力争2022—2024年全县能源建设分别完成投资xx亿元、xx亿元、xx亿元,三年累计完成投资超xx亿元。
(四)着力扩大新型城镇化及园区建设投资。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进新一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善老旧小区内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城市品质。加快推进以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力争2022—2024年全县新型城镇化及园区建设分别完成投资超xx亿元、x亿元、x亿元,三年累计完成投资超xx亿元。
(五)着力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对标乡村振兴目标任务,聚焦我县“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积极争取项目支持,扩大融资渠道,调动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扎实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整治等重大工程,着重推进xx县城区防洪堤工程、xx区工程等项目建设,力争2022—2024年全县农业农村投资分别达xx亿元、xx亿元、xx亿元,三年累计完成投资超xx亿元。
(六)着力扩大现代服务业投资。实施服务业提升工程,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推进xx物流产业园项目、广西古象运动休闲特色小镇、xx县农产品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发展健康养生、生态旅游、文化艺术等生活性服务业,力争2022—2024年全县现代服务业、旅游业投资分别达xx亿元、xx亿元、xx亿元,三年累计投资超x亿元。
(七)着力扩大补齐社会民生领域短板投资。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程,新建一批幼儿园,不断提高普及普惠率。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义务教育学校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进一步解决“大额班”问题。重点推动xx县xx高中、xx县中学学生宿舍楼项目、xx县xx中学扩建工程、xx县第四幼儿园等项目建设。健全公共卫生应急医疗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谋划建设xx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建设项目,加快推进xx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项目、xx县中医医院传染病防治能力等项目建设。开展殡葬服务设施建设行动,到2023年建设1家殡仪馆、1座公益性公墓。完善文化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推进xx县文体中心建设。力争2022—2024年全县社会民生领域投资分别达到xx亿元、xx亿元、xx亿元,三年累计完成投资超x亿元。
(八)着力扩大建筑业有效投资。加快全县保障安居工程建设进度,加快推进xx县xx片区城中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尽快竣工;
加快推动房地产项目建设进度,扩大房地产领域有效投资,力争2022—2024年全县建筑业领域投资分别达到xx亿元、xx亿元、xx亿元,三年累计完成投资超xx亿元。
三、创新管理机制 (一)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
一是加强对重点领域的财政支持。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支持我县建设,用足用好政策,加大对民生领域、基础设施补短板和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提高财政资金资源配置效益。加大地方政府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等上级资金争取力度,大力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农林水利、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和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
二是大力推广PPP模式。统筹推进储备、筛选、策划、启动一批PPP项目,争取成熟一批向社会资本推荐一批,力争完成自治区下达我县PPP工作目标任务。
三是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及时解决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提升企业发展信心和竞争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进一步拓宽优化招商引资渠道,大力开展外资招商引资活动,争取引进一批投资金额高、投资强度高、产业效益高的外资项目扩大民营企业投资。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城市,围绕建设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新高地,大力开展“三企入桂”项目、落实行企助力转型升级行动,开展精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引进民间投资产业,签约一批好项目、大项目。
四是积极撬动扩大银行贷款规模。用足用好“桂惠贷”政策对信贷的撬动作用,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充分发挥融资担保政策性工具的作用,为企业增信,为银行减压,促进贷款规模不断扩大。推动各级各部门加快信息共享,加强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共享。
(二)积极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一是充实完善全县重大项目库。编制完善xx县重大项目建设三年计划项目库,加强符合国家、自治区重大战略布局和xx县“十四五”规划纲要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的谋划研究,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三企入桂”项目、新招商引资项目纳入计划项目库。
二是持续开展重大项目建设问题多方联动协调。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分类别、分权限、分层级,多方联动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三是继续深入实施重大项目推进机制。通过深入实施县领导联系推进项目机制、重点骨干项目专班工作机制、前期服务项目指导机制,部门联动协调机制、服务工作组现场服务指导机制、项目服务工作站跟踪交办派单机制、重大项目动态管理机制等工作机制,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快速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有效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三)强化要素保障。
一是加强用地保障。优化重大项目用地服务保障措施,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和各专项规划衔接,确保落实纳入国家、自治区重点支持的一批重大项目用地指标。大力盘活存量土地,增加建设用地有效供给,优先保障重大项目用地需求。对于具备用地报批条件的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五网”建设项目、“双百双新”项目等重大项目,直接组织用地报批材料上报,核销使用自治区用地指标;
对于具备用地报批条件的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及其他项目,直接组织用地报批材料上报。确保具备用地报批条件的项目用地指标全部得到保障。
二是加强能耗保障。以能耗“双控”制度倒逼我县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我县产业布局。加强节能挖潜,大力淘汰落后低效产能,推进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技改,提升各领域各行业节能标准要求,推行园区集中供热方式,使用高效节能设备,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增加可利用的能耗空间。加强清洁能源生产和消纳,减少煤炭消耗和碳排放。
三是加强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xx-xx经济带建设、xx内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新高地、“十四五”区域协调发展试点等重大发展战略,加快谋划一批补短板、强弱项、拉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加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投入,力争每年安排xx万元以上,保障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推进机制。
一是加强投资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投资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县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统筹推进全县投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经贸局、交通运输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选派同志参加办公室日常工作。
二是加强政金企联动对接。建立健全“融资服务专员”工作机制,有效解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三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进一步畅通金融机构资金投放渠道和企业获取金融资金渠道。强化行业主管部门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合作,引导信贷资源流向全县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特别是“五网”建设、“双百双新”、自治区层面重大项目等项目的建设。不定期开展政金企对接活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的融资服务对接,满足企业融资服务需求。
三是加强重大项目服务指导。持续实行“一项目一策一专班”工作模式,确保每一个重大项目都有一个服务专班,组织各部门和项目指挥部常态化开展服务项目工作,以解决项目问题为目标,对联系的项目进行现场调研、现场协调,重点协调解决项目审批、用地保障、征地搬迁、项目融资、建设环境等问题,促进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竣工。
(二)深化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一是提升项目审批效率。推行投资项目审批容缺后补和承诺制审批,建立重大项目联评联审工作机制,不定期组织开展重大项目并联审批活动,推动重大项目加快开工建设。
二是严格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切实贯彻落实《xx县本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加强对政府投资行为的全过程管理。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设计变更、预算调整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完善手续。
(三)进一步加强投资运行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
一是强化依法依规统计。统计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项目主管部门加强督促指导,落实项目业主投资统计的主体责任,组织项目业主按照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开展项目投资统计工作。加强培训,提高项目统计人员业务能力水平,建立健全投资项目统计台账和佐证资料收集制度,确保投资数出有据、如实填报、统全统实、不重不漏、依法入统。
二是加强投资运行监测分析和调度。建立投资运行重点监测项目库,按月对重点项目投资情况进行监测分析,提前研判投资趋势,及时发现问题,协调解决问题。实行投资定期会商机制,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每月会商本领域本行业投资运行情况,研究分析投资形势,提出对策建议。
本文来源:https://www.windowchina.cn/fanwendaquan/tuopingongjian/27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