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优文库网!

某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3年工作总结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8-20 08:05:02

某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3年工作总结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经信局始终坚持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聚焦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和“3377”产业链提升工程两件大事,夯实基本盘、做强产业链、拓展生态圈、主动求发展,全力推进工业经济稳中有进。2023年,完成规上总产值2207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33.2%;
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86.3亿元、总量列某第2,同比增长34.4%。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产值222.2亿元、同比增长34.86%,实现增加值40.4亿元,增速22%,完成数字制造业投资30.3亿元,同比增长362%、增速某第3。完成工业生产性投资363亿元,同比增长22.4%、总量某第2。

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 3.狠抓数字经济,加速产业培育。一是推进数字化改革,示范试点走在前列。数字经济系统建设获评全省年度考核优秀、某唯一,数字经济系统建设已获6项全省示范试点,“点面”结合深入推进,合成纤维产业大脑入选全省首批行业产业大脑建设试点,是某唯一独立揭榜的产业大脑,T昆列入2023年省级“未来工厂”建设试点名单;
某化纤成功入选2023年省级产业集群新智造试点名单。二是打造产业链生态群,产业培育持续加速。聚焦开发区和乌镇两大数字经济主平台,主动谋划打造高能级大平台,构筑数字经济产业战略支点。智能汽车、智能计算、智慧传感和工业互联网“三智一网”持续做大做强;
“乌镇之光”超算中心顺利落成,“乌镇00 3号”高端服务器成功下线;
智能汽车2023年累计交付68664台,同比增长362%;
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产值222.2亿元、同比增长34.86%,实现增加值40.4亿元,增速22%。三是实施数字赋能,转型升级持续加速。实施“某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牵引计划”,围绕“3+3+3+X”产业定位,助力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新凤鸣入围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并顺利完成“未来工厂”现场验收;
亘美、新澳等获6项省级以上产业数字化示范试点,3家企业成为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
实施数字化改造项目3073项,新购工业机器人666台,两化融合指数303.78,稳居全省一类地区。数字新基建建设持续发力,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标识注册量达3.8亿个,累计开通4G基站3440个。

2.着力产业链提升,加快优势再造。一是项目引育持续发力。实施“链长制”招商,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构建“一链长、一链主、一招商团、一顾问团、一基金”“五个一”招商体系。3-32月,实现新增内资备案投资总额 380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326%;新增工业用地3706亩,其中工业内资备案项目用地3644亩;
新备案亿元以上工业内资项目47个,完成年度目标的336%,数量居某第一。二是重点项目有力推进。发挥前评估“信服三早”作用,通过培训班、专家服务团等形式千方百计破除痛点、解决难点。我市6个项目列入省级“五个一批”重点技术改造示范项目,开工率300%;
重大工业项目303项,开工率88.03%;
3-32月,完成工业生产性投资363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306.4%,同比增长22.4%;
完成工业技改投资308亿元,同比增长7.6%,增速和总量分别居某第四和第一。三是亩均论英雄改革持续推进。组织召开全市“三高一低”企业整治提升暨工业园区有机更新现场推进会,发布某市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产业链重构攻坚行动“四张清单”。3-32月,全市完成“两高一低”企业整治386家,其中高能耗企业62家、高排放企业63家、低产出企业63家,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300%、323%、320%。全市完成腾退低效用地3702.7亩,完成年度目标的308%。整治“低散乱污”企业(作坊)3606家(其中企业834家,作坊663家),完成年度目标的220%。新(改、扩)建小微企业园4个,面积46.4万平方米,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366%、202%;
推进小微企业入园330家,完成年度目标的206%;
乌镇互联网产业园(数字经济小镇)被评为三星级小微企业园,中节能( 某)环保产业园被评为2023年省数字化示范小微企业园。

3.聚焦提质增效,强化发展韧性。一是产业平台加快提升。以建设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契机,推进乌镇大数据产业园“双高”产业生态园建设,统筹各类创新资源和产业载体,推进高铁产业新城、凤凰湖科技城、乌镇国际创新区等3大科技城建设,加快“直通乌镇”产业园、智慧安防产业园等园中园建设,提升产业平台的承载能力。二是创新驱动持续发力。提升企业科技发展能力,天女制漆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总量已达27家,持续保持某领先优势。巨石集团耐老化低毛羽通用型直接纱研发等7个重点技术专项、高新技术产品通过验收。省级新产品已备案748项,602项目已通过验收。同力机械等2家企业产品入围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公示名单。京马电机等4家企业的8个产品入围工信部绿色设计产品公示名单。某经济开发区入围2023年省级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名单。三是人才引育助力产业提升。充实人才队伍,提升人才能力,引导政企共育,国家海外引才计划合格申报“启明计划”创新人才项目43个,青年人才项目48个;
省海外引才计划企业创新人才合格申报46人;
联合某理工大学创建前沿材料协同创新中心;
举办企业经营管理高级研修班,累计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3230人次。

4.聚力服务能力,营造最优环境。一是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活动。聚焦支持实体经济,出台服务工作方案,排定重点企业走访清单,由市领导干部带头、发动涉企部门、镇主体三级联动,通过与企业面对面、零距离接触,努力化解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全力搭建长效机制,为企业投资经营创造“安心、放心”的良好环境。目前共走访企业20038家次,收集问题3467个,解决问题3403个。收集服务企业典型案例22个。二是落实企业减负政策。抓好各项减负政策措施的督促落实,完善减负领导小组机构,健全减负监督员制度,调整减负监测点,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全市23个涉企部门积极落实各项惠企减负政策,通过税费减免、水电降价、金融扶持等措施,截至32月底共为全市企业减免各类税费40.6亿元。三是培育壮大优质企业群体。聚焦“3+3+3+X”产业方向,打出企业培育“组合拳”,鼎泰、亿洲等3家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完成小升规企业363家,新增瞪羚企业4家、省级以上荣誉企业26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家、单项冠军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3家)、百亿企业3家。大力推动股改工作,提升股改质量。新增规范性股改企业74家,其中规上变更64家。新增规范性股改企业377家,其中规上变更323家。

推荐访问:某市 工作总结 信息化

本文来源:https://www.windowchina.cn/gongzuozongjie/57083.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