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优文库网!

2.6.1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8-10 08:25:04

课 题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会用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进行混合运算,并会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了解类比学习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体会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意义和作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解思维的发展还很有限。并且在本节课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学生已经很牢固地掌握了这些知识,因此复习时间应比较少,并且七年级的学生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天真活泼,所以应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既巩固了前面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减法直接转化为加法及混合运算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知识回顾 1. 叙述有理数加法法则. 2. 叙述有理数减法法则. 3. 叙述加法的运算律. 4. 符号 “+”和“-”各表达哪些意义? 化简:+(+3);
+(-3);
-(+3);
-(-3). 二、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1.给出一条河流在枯水期的水位图,通过观察求桥面距水面的高度为多少米? 解:小颖 12.5-(-0.5)=12.8(米)
小明 12.5+0.3=12.8(米)
提出问题 :
你知道小颖和小明分别是怎么想的?他们的结果为什么相同? 2.多媒体演示一架飞机进行特技表演,雷达记录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
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多少千米? 提出问题:(1)让学生独立思考理解高度变化的意义;
(2)小组探究此时飞机与起飞点的高度,得出以下两种计算方法:
高度变化 记作 上升4.5千米 +4.5千米 下降3.2千米 -3.2千米 上升1.1千米 +1.1千米 下降1.4千米 -1.4千米 (1)4.5+(-3.2)+1.1+(-1.4) =1.3+1.1+(-1.4) =2.4+(-1.4) =1(千米) (2)4.5-3.2+1.1-1.4 =1.3+1.1-1.4 =2.4-1.4 =1(千米)
师:比较以上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这道题可以让同学们意识到减法可以转化成加法来计算,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

通过这道题让同学们知道 (1)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 (2)加法运算可以写成省略括号及前面加号的形式 三、例题讲解 例1:计算:
(1)+(-)-(-)
(2)(-)++(-)
例2:计算--(-)+(-)
要求:(1)计算结果 (2)利用以前所学的知识,看还有没有更简便的运算方法 解:--(-)+(-)
=+(-)++(-)
=(+)+[(-)+(-)] =1-= 课堂练习 ①-1+2-3-4+5 ②(-8)-(+4)+(-6)-(-1) 例3:某气象员为了掌握一周内天气的变化情况,测量了一周内的气温.下表是一周 内气温变化情况(用正数表示比前一日上升数,用负数记下降数字)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气温变化 2 -1 -2 4 -2.5 1 0.5 试分析这个星期气温的总体变化情况 解:2+(-1)+(-2)+4+(-2.5)+1+0.5=2(℃) 答:这星期气温上升了2℃. 巩固提高 1. 计算:
(+241)-(-10)-(-281)+(-10) 2.A=-3,B=-2,C=1,求A-B+C的值. 解:A=-3,B=-2,C=1代入,得 (-3)-(-2)+1=-3+2+1=0 通过这两道题让同学们对刚学的知识加以理解 通过这道题让同学们更加深刻的了解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点拨:此题就是要比较一下经过一个周,气温是上升还是下降了.表中每一个数都是与前一天的气温比较得来,有上升的,有下降的,将这些数字求和,得到的结果即为这周内气温的总变化.若结果为正,则气温比上周上升了;
若结果为负,则气温比上周下降了. 四、小结回顾 知识点:
1.有理数的加减法可统一成加法. 2.因为有理数加减法可统一成加法,所以在加减运算时,适当运用加法运算律,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可使运算简便。但要注意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

板书设计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一、 复习 例1 例3 有理数加法法则 有理数减法法则 例2 课堂练习 加法交换律 二、加减混合运算规律 教学设计初稿的修改点 通过水位变化和飞机飞行另个实际问题引课,吸引学生注意。

磨课活动小结 磨课活动过程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是学生们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代数和的概念,知道所有含有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式子都可以化为有理数的加法的形式即代数和的形式,并能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及运 算顺序。还要培养学生理解事物发展变化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本节课本着“扎实、有效”的原则,既关注课堂教学的本质,有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且面向全体学生来设计教学。

活动反思 活动反思 磨课是经验的积累过程,数经磨砺走卓越。相同的内容,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诠释。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教材,挖掘其中有价值的东西,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精心创设活动情境,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

推荐访问:有理数 运算 教案

本文来源:https://www.windowchina.cn/jiaoansheji/56996.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