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优文库网!

2016-2017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一学期教案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1-21 09:00:05

学 科 识图 第二章:投影图 第4-1节:
基本形体的投影图 教材页次 p46-p51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讲、练 教具 尺、规 授课时间 11.8 第十一周 周二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1. 掌握平面体的概念、特点 2. 掌握平面体的投影图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平面体的特点 难点:平面体的作图方法 复习提问 请问:长方体、圆柱体有何不同? 课外作 业题号 P38.1.2 P39.3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知识回顾 2.4 基本形体的投影图 1.长方体由平面组成 2.圆柱体由曲面组成 一、 平面体的投影图 1. 长方体(由八个顶点、十二条棱线、六个面组成)
前面 左面 上面 教 案 用 纸 教 案 用 纸 附 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2. 棱柱体 特点:(1)上、下底面是两个全等的平面多边形。

(2)侧表面为矩形,侧棱与侧表面垂直于上、下底面。

3. 棱锥体 特点(1)底面为多边形 (2)侧面均为三角形 (3)各条侧棱相交于顶点 (a)先在三棱柱的三视图中改为三棱锥 (b)作一个半径R=15的圆内接正五边形,高h=30的三视图 布置作业:P38.1.2 P39.3 课后小结:
上可见 下不可见 左可见 右不可见 前可见 后不可见 学 科 识图 第二章:投影图 第4-2节 曲面体的投影图 教材页次 P51-P55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讲、练 教具 尺、规 授课时间 11.9 第十一周 周三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1. 掌握曲线、曲面的概念、特点 2. 掌握曲面体的投影图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曲线、曲面的概念 难点:会画曲面体的投影图 复习提问 曲面体的投影的概念? 课外作 业题号 P39.4 P40.5.6 P41.1.2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知识回顾 2.4 曲面体的投影图 1.曲线:是点按一定的运动规律运动形成的轨迹 如:圆弧就是一点围绕圆心等距离旋转形成的轨迹 2.曲面:是直线或曲线按一定规律运动形成的轨迹 3.母线:运动的线 4.素线:母线的任一位置称为素线 5.旋转面:当母线绕一条固定轴回转所形成的曲面 6.用实物演示:圆柱体、圆锥面、圆球面 教 案 用 纸 教 案 用 纸 附 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7.圆柱体的投影(R=15 h=25)
①先请一位同学上黑板上画出三视图 ②分别视图的特点 ③问一下,圆柱体需要三视图吗? NO!(两个就够了)
8.圆锥体 在圆柱体山上更改即可 9.圆球 布置作业:P39.4 P40.5.6 P41.1.2 课后小结:
学 科 识图 第二章:投影图 第5-1节:
组合体的投影图 教材页次 P55-P61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讲、练 教具 尺、规 授课时间 11.11 第十一周 周五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1. 掌握组合体的类型 2. 掌握组合体投影的画法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组合体的类型 难点:组合体投影的画法 复习提问 点到线到面到体 课外作 业题号 P42 P43 P44 P45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知识回顾 2.5 基本形体的投影图 一、 组合体的类型 曲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基本形体组合而成的形体叫做组合体 (1)叠加型 三种 (2)切割型 (3)混合型 二、组合体投影的画法 (1)一般应使形体的复杂而且反映形体特征的面平行于V面(正立面)
(2)使作出的投影图虚线少,图形清楚 教 案 用 纸 教 案 用 纸 附 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例 2-15 作图2-50 所示组合体的投影图 分析:该组合体由四个基本体叠加而成,最下部为四棱柱 1.在它上面依次为四棱台 2.四棱柱 3.四棱柱 4.作图过程 如图 例 2-16 作出图2-52所示组合体投影图 分析:1.该组合体是由一圆柱体挖去一个同轴同高的小圆柱体(称为 中空圆管)再在其上端切去一段半圆管而成。

2.作图过程如图2-53所示 例2-17 例2-18 例2-19 布置作业:P42 P43 P44 P45 课后小结 学 科 识图 第二章:投影图 第6节:
轴测投影 教材页次 P61-P67 授课时数 4 授课方法 讲、练 教具 尺、规 授课时间 11.15 11.16 第十二周 周二 周三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1. 掌握组合体的类型 2. 掌握组合体投影的画法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组合体的类型 难点:组合体投影的画法 复习提问 点到线到面到体 课外作 业题号 P42 P43 P44 P45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知识回顾 2.6 轴侧投影 一、 轴侧投影的分类和特性 正轴侧图 斜轴侧图 二、 轴侧投影图的画法 三、 圆的轴测图的画法 布置作业:
课后小结 教 案 用 纸 教 案 用 纸 学 科 识图 第二章:投影图 第7节:
剖面图与断面图 教材页次 P67-P73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讲、练 教具 尺、规 授课时间 11.18 第十二周 周五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掌握 剖面图与断面图的画法规定 教学重点 和难点 剖面图与断面图的画法规定 复习提问 剖面图的常用剖切方法 课外作 业题号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知识回顾 2.7 剖面图与断面图 一、 剖面图与断面图 1. 剖面图与断面图的形成见表2-6 2. 剖面图与断面图的画法规定见表2-7 3. 剖面图的常用剖切方法 (1)
用一个剖切面剖切 (2)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切 (3)
分层剖切和局部剖切 教 案 用 纸 附 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4. 断面图的表示方法 二、 轴侧剖面图 (1)
先画出未剖切之前整个基础的正等轴测图 (2)
作出断面轮廓线 (3)
擦去剖切掉的那部分形体的轮廓线 (4)
按图2-80画出断面上的剖面线 布置作业 课后小结 教 案 用 纸 学 科 识图 第二章:投影图 复习与小结 教材页次 P27-P73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讲、练 教具 尺、规 授课时间 11.22 第十三周 周二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掌握投影的分类,三面正投影图的画法 轴侧投影的画法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三面投影“长宽高”口诀 难点:三面投影的画法,轴侧投影图的画法 复习提问 课外作 业题号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一、 分类:中心投影法 平行投影法 二、 三面正投影图的规律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三等关系 直线的投影 投影面平行线:水平线、正平线、侧平线 投影面垂直线:正垂线、侧垂线、铅垂线 教 案 用 纸 附 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三、 平面的投影 投影面平行面:正平面、侧平面、水平面 投影面垂直面:正垂面、侧垂面、铅垂面 轴侧投影分类:正轴测图(正等侧、正二侧)
斜轴测图(正面斜二侧、水平斜二侧)
布置作业 课后小结 教 案 用 纸 学 科 识图 第三章:建筑构造概述 第1节:
建筑分类 教材页次 P74-P75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讲 教具 授课时间 11.23 第十三周 周三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掌握建筑的分类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使用性质分类 难点: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建筑层数或高度分类 复习提问 课外作 业题号 P83.1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3.1建筑分类 一、 按使用性质分类 1. 民用建筑 2. 工业建筑 3. 农业建筑 二、 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 1. 砖木结构 2. 砖混结构 3. 钢筋混凝土结构 教 案 用 纸 附 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4. 钢机构 三、 按建筑层数或高度分类 四、 按建筑规模和数量分类 1. 大量性建筑 2. 大型性建筑 布置作业 课后小结 教 案 用 纸 学 科 识图 第三章:建筑构造概述 第2节:
民用建筑分级 教材页次 P75-P77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讲 教具 授课时间 11.25 第十三周 周五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掌握建筑按使用年限分等级、耐火性能等级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按使用年限分等级 难点:耐火性能等级 复习提问 课外作 业题号 P83.2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3.2民用建筑分级 一、 按建筑使用年限分等级 大量性建造的建筑,如普通住宅,其设计使用年限为3级 1. 5年 临时性建筑 2. 25年 易于替换结构构件的建筑 3. 50年 普通建筑和构筑物 4. 100年 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 教 案 用 纸 附 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二、 按建筑耐火性能分等级 1.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 非燃烧体 燃烧体 难燃烧体 2. 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见表3-2 建筑物耐火等级分四级 见表3-3 布置作业 课后小结 教 案 用 纸 学 科 识图 第三章:建筑构造概述 第3节:
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及作用 教材页次 P77-P79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讲 教具 授课时间 11.29 第十四周 周二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掌握基础、墙和柱、楼底层、楼梯、屋顶、门和窗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民用建筑的构成 难点:各部分的概念、用途 复习提问 课外作 业题号 P83.3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3.3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及作用 一、 基础 基础是建筑物最下面的部分,是地下承重构件 二、 墙或柱 墙或柱是建筑物的承重构件 三、 楼地层 楼地层是建筑物的水平承重构件和分隔部分,它包括楼板、地面两部分。

教 案 用 纸 附 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四、 楼梯 楼梯是楼房建筑中联系上下各层的垂直交通设施 五、 屋顶 屋顶是建筑物顶部的围护构件和承重构件 六、 门和窗 门和窗均属非承重构件 布置作业 课后小结 教 案 用 纸 学 科 识图 第三章:建筑构造概述 第4-1节:
建筑标准化与模数协调 教材页次 P79-P83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讲 教具 授课时间 11.30 第十四周 周三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掌握建筑标准化和建筑模数协调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建筑标准化 难点:建筑模数协调 复习提问 课外作 业题号 P83.5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3.4 建筑标准化与模数协调 一、 建筑标准化 1. 建筑设计方面的有关条例 2. 建筑的标准设计(标准构件与标准配件、标准设计)
二、建筑模数协调 (1)基本模数 (2)扩大模数 (3)分模数 教 案 用 纸 附 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4)
模数数列 (5)
模数尺度协调 布置作业 课后小结 教 案 用 纸 学 科 识图 第三章:建筑构造概述 第4-2节:
建筑标准化与模数协调 教材页次 P81-P83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讲 教具 授课时间 12.6 第十五周 周二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掌握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和实际尺寸,定位轴线的知识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和实际尺寸的区分 难点:各尺寸的区别及定位轴线的知识 复习提问 课外作 业题号 P83.6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3.4 建筑标准化与模数协调 三、 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和实际尺寸 标志尺寸:是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以及建 筑制品、构配件有关设备界限之间的尺寸 构造尺寸:是建筑制品、构配件等生产的设计尺寸 构造尺寸+缝隙尺寸=标志尺寸 实际尺寸:是建筑制品、构配件等生产实有尺寸 实际尺寸与构造尺寸之间的差数应由允许偏差 值加以限制 教 案 用 纸 附 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四、 定位轴线 布置作业 课后小结 教 案 用 纸 学 科 识图 第三章:建筑构造概述 复习、小结第三章 教材页次 P74-P83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讲 教具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掌握本章学习的建筑构造概述知识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建筑分类、民用建筑分级 难点:民用建筑构造组成及作用、建筑标准化分模数协调 复习提问 课外作 业题号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知识点:
一、建筑有哪几种分类方法? 1.按使用性质分类 2.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 3.按建筑层数或高度分类 4.按建筑规模和数量分类 二、民用建筑分级? 1.按建筑使用年限分等级 教 案 用 纸 附 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2. 按建筑耐火性能分等级 三、 民用建筑通常由哪几部分组成? 1. 基础 2. 墙或柱 3. 楼地层 4. 楼梯 5. 屋顶 6. 门和窗 l 建筑标准化和建筑模数分别是什么? 布置作业 课后小结 教 案 用 纸 学 科 识图 第四章:基础与地下室 第1节 基础的作用与地基的关系 教材页次 P84-P85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讲 教具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掌握地基的概念,基础的概念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地基的概念,基础的概念 难点:地基的概念,基础的概念 复习提问 课外作 业题号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4.1 基础的作用与地基的关系 一、 地基的概念 地基是建筑物基础下面的土层,直接承受着由基础传来的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包括建筑物的自重和其他荷载。

二、 基础的概念 基础是建筑物的地下部分,直接与土层接触,它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它的作用是将建筑物的自重及荷载传给下面的地基。

教 案 用 纸 附 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基础的埋置深度是指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 基础的埋置深度主要和以下因素有关: (1) 与建筑物的地下部分构造有关 (2) 与地基的土质情况有关 (3) 与地下水位高低有关 (4) 与相邻建筑设施的基础有关 布置作业 课后小结 教 案 用 纸 学 科 识图 第四章:基础与地下室 第2节 基础的构造类型 教材页次 P86-P90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讲 教具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掌握基础的构造类型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按构造类型基础的分类 难点:按构造类型基础的分类 复习提问 什么叫基础埋置深度? 课外作 业题号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4.2 基础的构造类型 一、 条形基础 1. 砖基础 (垫层、砖砌大放脚、防潮层、基础墙)
2. 钢筋混凝土基础 二、 独立基础 建筑物上部结构为梁、柱构成的框架、排架及其他类似结构,或建筑物上部为墙承重结构,但基础要求埋深较大时,均可采用独立基础。

教 案 用 纸 附 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三、 板式基础 当建筑物上部荷载很大或地基的承载力很小时,可采用板式基础。

四、 箱形基础 当钢筋混凝土基础埋置深度较大,并设有地下室时,可将地下室的底版、顶板和墙浇筑成箱形的整体来作为房屋的基础。

五、 桩基础 当建造较大型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时,若地基的软弱土层较厚,采用浅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要求,做其他人工地基没有条件或不经济时,常采用桩基础。

布置作业:基础按构造形式可分为? 课后小结 教 案 用 纸 学 科 识图 第四章:基础与地下室 第3节 地下室的分类与组成 教材页次 P90-P92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讲 教具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掌握地下室的分类和组成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地下室的分类 难点:地下室的组成 复习提问 基础按构造形式可分为? 课外作 业题号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知识巩固 4.3 地下室的分类与组成 一、 地下室的分类 按类型按功能(普通地下室、防空地下室)
按构造形式 (半地下室、全地下室)
按结构材料分(砖墙结构、混凝土墙结构地下室)
教 案 用 纸 附 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二、 地下室的组成 地下室一般由墙、底版、顶板、门和窗、采光井等几部分组成。

布置作业 课后小结 教 案 用 纸 学 科 识图 第四章:基础与地下室 第4节 地下室的防潮和防水 教材页次 P92-P93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讲 教具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掌握地下室的防潮和防水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地下室的防潮和防水 难点:地下室的防潮和防水 复习提问 地下室的组成有哪几部分? 课外作 业题号 P93.6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知识巩固 4.4 地下室的防潮和防水 一、 地下室的防潮 设计最高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地面时,由于地下水不会直接进入地下室,墙和地坪仅受到土层中潮湿的影响,要做防潮处理。

教 案 用 纸 附 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二、 地下室的防水 当设计最高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地面时,地下室的底板和部分外墙将浸入水中。

1. 卷材防水 卷材防水是沥青胶与油毡交替粘合做成的防水层。

2. 混凝土防水 混凝土防水就是用具有防水性能的钢筋混凝土作为地下室的围护结构。

布置作业 p93.6 课后小结 教 案 用 纸 学 科 识图 第五章:墙体构造 第1节 墙体概述 教材页次 P94-P98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讲 教具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掌握墙体的分类、要求、布置方案、保温与节能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墙体的分类,要求 难点:墙体的布置方案、保温与节能 复习提问 根据什么确定地下室应该防潮还是防水? 课外作 业题号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知识巩固 5.1 墙体概述 一、 墙体的分类 墙体按在建筑物中的位置、受力情况、构造方式、所用材料和施工方式进行分类。

1. 按墙体在建筑物中的位置分 分为外墙和内墙 纵轴线方向的墙称为纵墙,横轴线方向的墙称为横墙。外横墙称为山墙。

教 案 用 纸 附 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窗与窗或门之间的墙叫窗间墙,窗洞下方的墙叫窗下墙 2. 按墙体受力情况分 按受力情况分:承重墙、非承重墙 3. 按墙体构造方式分 实体墙、空体墙、组合墙 4. 按墙体材料分 砖墙、石墙、土墙、混凝土墙、砌块墙 5. 按施工方法分 叠砌式、现浇整体式、预制装配式 二、 墙体的要求 足够的强度、稳定性、防寒和隔热的要求、隔声的要求、防火的要求、减轻墙体自重,降低造价 三、 墙体的结构布置方案 横墙承重方案、纵墙承重方案、纵横墙混合承重方案、半框架承重方案 四、 建筑节能与墙体保温 布置作业 课后小结 教 案 用 纸 学 科 识图 第五章:墙体构造 第2节 砖墙的构造 教材页次 P98-P107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讲 教具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掌握砖墙的基本构造、细部构造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砖墙的基本构造 难点:砖墙的细部构造 复习提问 墙体的结构布置方案有什么? 课外作 业题号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知识巩固 5.2 砖墙的构造 一、 砖墙的基本构造 1. 实心砖墙(240*115*53)
长宽高比例为:4:2:1 实心砖墙是目前应用仍较广泛的用普通粘土砖砌筑的墙。一般可选用115mm(半砖墙)、240mm(一砖墙)、365mm(一砖半墙)、490mm(二砖墙)。承重墙的厚度不小于240mm。

教 案 用 纸 附 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2. 多孔砖墙与空心砖墙 多孔砖是指孔洞率不低于15%,孔的直径小且数量多的烧结粘土砖。孔洞为竖孔,用于承重墙的砌筑,墙厚为115mm、190mm、240mm、365mm、490mm等。

空心砖为横孔,只能用于非承重墙 二、 砖墙的细部构造 1. 墙脚(勒脚、散水、明沟、防潮层)
(1)
勒脚 (2)
散水(宽度一般在600-1000mm)
(3)
明沟宽度通常不小于200mm,沟底纵坡一般为0.5%~1% (4)
防潮层 2. 踢脚板、墙裙 踢脚板高度一般为150mm,墙裙一般高度为1200~1500mm 3. 窗台(外窗台有悬挑窗台和不悬挑窗台,内窗台可用水泥砂浆抹面或预制水磨石板及木窗台板等做法) 4. 门窗过梁 教 案 用 纸 附 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5. 圈梁 6. 烟道、通风道、垃圾道 7. 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
布置作业 课后小结 教 案 用 纸 学 科 识图 第五章:墙体构造 第3节 墙体的抗震构造 第4节 隔墙 教材页次 P107-P111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讲 教具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掌握圈梁、构造柱、壁柱和门垛的设置 掌握砌筑隔墙、骨架式隔墙、板材隔墙的设置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圈梁、构造柱、壁柱和门垛、砌筑隔墙的设置 难点:骨架式隔墙、板材隔墙的设置 复习提问 课外作 业题号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知识巩固 5.3 墙体的抗震构造 一、 设置圈梁 二、 设置构造柱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作用是与水平设置的圈梁一起形成空间骨架,以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提高墙体抵抗变形的能力,使得砖墙的受震开裂后也能不倒。

教 案 用 纸 附 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三、 设置壁柱和门垛 为提高墙体的刚度,常在强身局部适当的位置增设凸出墙面的壁柱。

为了方便门框的安装和保证墙体的稳定性,在墙上开设门洞且门洞开在两墙转角处或丁字墙交接处时,须在门靠墙的转角部位或钉子交接的一边设置门垛。

5.4 隔墙 一、 砌筑隔墙 砌筑隔墙是利用普通砖、多孔砖、空心砌块、轻质砌块等砌筑的墙体。

1. 砖隔墙 2. 砌块隔墙 二、 骨架式隔墙 1. 板条抹灰隔墙 2. 立筋面板隔墙 教 案 用 纸 附 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三、 板材隔墙 板材隔墙是指采用各种轻质材料制成的单板高度相当于房间净高,面积较大,且不依赖骨架,直接装配而成的隔墙。

布置作业 课后小结 教 案 用 纸 学 科 识图 第五章:墙体构造 第5节 墙面的装饰装修 第6节 其他墙体构造简介 教材页次 P111-P116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讲 教具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掌握墙面装饰装修的作用及构造 掌握其他墙体的分类与构造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墙面装饰装修的作用及构造,掌握其他墙体的分类与构造 难点:掌握其他墙体的分类与构造 复习提问 课外作 业题号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知识巩固 5.4 墙面的装饰装修 一、 墙面装饰装修的作用和分类 按其所处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外墙面装饰和内墙面装饰 按材料和施工方式的不同:抹灰类、涂刷类、贴面类、裱糊类、铺钉类 二、 墙面装修构造 1. 抹灰类墙面装修 又称粉刷,是我国传统的饰面做法。根据抹灰的面层材料不同,抹灰可分为普通抹灰和装饰抹灰。

教 案 用 纸 附 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墙面抹灰可分为外墙抹灰和内墙抹灰。

2. 涂刷类墙面装修 涂刷类墙面装修按使用工具可分刷涂、喷涂、弹涂和滚涂。

3. 贴面类墙面装修 贴面类墙面装修是把加工后的天然石材板或陶瓷面砖等饰面材料,用胶结材料或挂钩等方法粘贴在墙面上。

4. 裱糊类墙面装修 5. 铺钉类墙面装修 5.6 其他墙体构造简介 一、 砌块墙 砌块墙是指利用在预制厂生产的小型块材所砌筑的墙体。

按所用砌块不同,有混凝土砌块墙、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烧结空心砌块墙。

二、 钢筋混凝土墙 钢筋混凝土墙有现浇的和预制的 三、 石墙 按所用石材不同,有毛石墙和料石墙。

教 案 用 纸 附 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四、 复合墙 是指由两种以上材料组合而成的墙体。

布置作业 课后小结 教 案 用 纸 学 科 识图 复习第二章知识 教材页次 P27-P73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讲 教具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复习三面投影图的基本规律,练习绘制点、线、面投影图的绘制 教学重点 和难点 复习三面投影图的基本规律,练习绘制点、线、面投影图的绘制 复习提问 课外作 业题号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一、 投影的基本知识 投影的分类:中心投影法、平行投影法 二、 三面正投影图 规律: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 三、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投影面平行线:正平线、水平线、侧平线 投影面垂直线:正垂线、铅垂线、侧垂线 投影面平行面:正平面、水平面、侧平面 教 案 用 纸 附 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投影面垂直面:正垂面、铅垂面、侧垂面 四、 基本形体的投影图 五、 组合体的投影图 六、 轴测投影图 七、 剖面图与断面图 轴测剖面图 教 案 用 纸 学 科 识图 复习第三章知识 教材页次 P74-P83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讲 教具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复习建筑分类、分级、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建筑标准化与模数协调等知识 教学重点 和难点 复习建筑分类、分级、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建筑标准化与模数协调等知识 复习提问 课外作 业题号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一、 建筑分类 1.按使用性质分:民用建筑(公共类、居住类)、工业建筑、农业建筑 2.按承重构件的材料分类:砖混结构、砖木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 3.按建筑层数和高度分类:1-3层为低层,4-6层为中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及10层以上为高层建筑。

4.按建筑模数和数量分:大量性、大型性 教 案 用 纸 附 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二、 民用建筑分级 按使用年限分、按建筑耐火等级分 三、 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及作用 由基础、墙或柱、楼地层、楼梯、屋顶、门窗等主要部分组成。

四、 建筑标准化与模数协调 建筑标准化包括:建筑设计方面的有关条例、建筑的标准设计 建筑模数: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模数数列 标志尺寸=构造尺寸+缝隙 定位轴线水平方向自左向右编号(阿拉伯数字),垂直方向自下向上编号(拉丁字母),避开I、O、Z 教 案 用 纸 学 科 识图 复习第四章知识 教材页次 P84-P93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讲 教具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复习基础与地下室的分类和构造组成知识 教学重点 和难点 复习基础与地下室的分类和构造组成知识 复习提问 课外作 业题号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一、 基础的作用与地基的关系 1. 地基与基础的概念和区别 二、 基础的构造类型 按受力特点分: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按材料分: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等 按构造形式分: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板式基础、箱型基础和桩基础等 教 案 用 纸 附 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三、 地下室的分类和组成 按功能:普通地下室、防空地下室 按构造形式:半地下室、全地下室 按构造材料分:砖墙结构、混凝土墙结构地下室 组成:墙、底板、顶板、门和窗、采光井等几部分组成 四、 地下室的防水和防潮 地下最高水位高于地下室地面时,设置防水层 地下最高水位低于地下室地面时,设置防潮层 教 案 用 纸 学 科 识图 复习第五章知识 教材页次 P84-P93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讲 教具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复习墙体的构造知识 教学重点 和难点 复复习墙体的构造知识 复习提问 课外作 业题号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一、 墙体概述 墙体的分类 墙体的要求 墙体的结构布置方案 墙体的节能与保温 二、 砖墙的构造 分类:实心砖墙、多孔砖墙、空心砖墙 砖墙的细部构造:墙脚、踢脚板、墙裙、窗台、门窗过梁、圈梁、烟道、通风道、垃圾道、变形缝 教 案 用 纸 附 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三、 墙体的抗震构造 1. 设置圈梁 2. 设置构造柱 3. 设置壁柱门垛 四、 隔墙 1. 砌筑隔墙 2. 骨架式隔墙 3. 板材隔墙 五、 墙面的装饰装修 1. 墙面装饰装修的作用和分类 2. 墙面装修构造 六、 其他墙体构造简介 1. 砌块墙 2. 钢筋混凝土墙 3. 石墙 4. 复合墙 教 案 用 纸 学 科 识图 复习绘图知识 教材页次 P84-P93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讲 教具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挑选练习册上的图,让学生在本上绘制 教学重点 和难点 挑选练习册上的图,让学生在本上绘制 复习提问 课外作 业题号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带领学生集中绘制练习册上的图,进行检测练习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复习:
1. 几何作图 2. 点的投影 3. 线的投影 4. 面的投影 5. 形体的投影 教 案 用 纸 学 科 识图 复习构造基本知识 教材页次 P84-P93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讲 教具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带领学生集中复习构造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 和难点 带领学生集中复习构造基本知识 复习提问 课外作 业题号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 记 带领学生集中复习构造基本知识,进行测验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复习:
1. 建筑分类、分级、民用建筑组成及作用 2. 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3. 墙体的构造知识

推荐访问:第一学期 构造 教案

本文来源:https://www.windowchina.cn/jiaoansheji/33212.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