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优文库网!

人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一册化学,第二单元,课题2,溶解度,第一课时(教案)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12-10 09:00:05

溶解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3)知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并能用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能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

(2)体验实验条件的控制在实验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化学知识在工农业生成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概念的建立。

(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活动目标,插入背景音乐,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教师 学生 创设情境 (出示死海的风景图片,介绍游客可以浮在水面上。)
观看。

1.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游客可以漂浮在海面上? 2.向一杯水中加盐,是不是一直变咸?密度变得越来越大? 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回答。

(过渡)从同学们的生活经验可以推知,大多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就如同学实验桌上的那瓶底部留有硝酸钾晶体的硝酸钾溶液那样。我们把这样的硝酸钾溶液称为硝酸钾的 “饱和溶液”。

(提问)如果在上述溶液中在加入少量水或者加热,你认为溶液的饱和状态会改变吗?你如何判断? 思考回答。

交流实验方案。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证明。

(提问)现在你认为“饱和溶液”的概念需要进行怎样的限定? 思考回答。

完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提问)在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不能溶解硝酸钾,其它物质也不能溶解吗? 预测现象。

进行实验探究。

继续完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提问)现在你认为学习“饱和溶液”的概念时需要注意什么? 思考回答。

(练习):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其中含有少量的泥沙,氯化钙、氯化镁杂质。你会如何除去其中的泥沙。

除去其中的氯化钙、氯化镁可以用氯化钠饱和溶液浸泡的方法。你能说出其中的原理吗? 练习巩固。

(提问)通过以上的学习,请你归纳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学生思考,回答。

(讲解)从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对比反应前后溶质质量的变化。

分析、思考、回答。

帮助学生理解“饱和溶液中如何减少溶质”。

(提问)在以前的学习中同学们还记得二氧化碳、氧气、碳酸钙、氢氧化钙等物质溶解能力的描述吗? 请你从饱和溶液概念的角度谈谈你对“可溶”、“微溶”、“难溶”的理解。

回忆并回答。

(讲解)溶解性的基本概念。

从刚才的学习中大家知道,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你猜测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结合刚才所学的知识,学生明确溶质的性质和温度是影响因素。

(提问)温度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刚才同学们已经通过实验体会到了。下面请你和同桌同学一起设计实验证明“溶剂的种类”对溶解性的影响。

点评学生实验方案。

交流实验方案。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

练习巩固:
冬天泡好的红茶放凉后茶汤会变混。

滴在衣服上的油漆用水无法洗去,但可以用香蕉水清洗。

思考回答。

推荐访问:溶解度 课时 人教版

本文来源:https://www.windowchina.cn/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23890.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