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校园欺凌风险研判报告
教体系统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情况汇报
为维护我县教体系统持续和谐稳定,县教体局坚持从源头预防和减少化解风险点,对重大事项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情况进行先期预测、先期研判、先期介入、先期化解。现将我县教体系统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风险
(一)高、中考安全风险
1.交通安全风险。高、中考考生在往返考点途中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2.饮食安全风险。众多高、中考考生在高、中考期间在饭店集中饮食就餐,易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3.返乡参加高、中考考生疫情防控风险。部分考考生由外地返回我县参加考试,人员流动加剧疫情传播风险。
(包保领导:汪校生、赵学武、杨国胜;责任股室:招生办、体卫股)
(二)学生溺水风险
夏季天气炎热,学生在暑假期间脱离学校的管控,处于放松状态,易发生溺水事故。
(包保领导:陈建新;责任股室:安全办)
(三)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和重点人群管控风险
—1—
部分学校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有待进一步优化,校园周边“三失”人员、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有潜在暴力倾向人员、重点上访人员等各类重点人员的管控有待进一步加强,易诱发涉校涉生治安事件。
(包保领导:陈建新;责任股室:安全办)
(四)招生领域风险。
1.民办学校高中违规招生风险。民办学校在高中招生过程中,可能存在招收线下生、招收未参加中考的学生、招收被他校录取的学生、跨区域招生等违规现象,易造成学生无高中学籍,不能取得高中毕业证。
2.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位不足风险。我县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量少,学位不足,易造成城区部分幼儿园、小学毕业学生无法顺利升入城区小学、初中。
(包保领导:赵学武;责任股室:教育股、招生办)
(五)心理危机和校园欺凌风险。
受家长溺爱纵容、家庭问题、沉迷手机、网络影视不良信息等影响,学生易于盲目模仿,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学生心理危机和校园欺凌现象时有发生,有诱发极端事件的风险。
(包保领导:陈建新;责任股室:安全办)
二、风险化解措施
(一)高、中考社会影响大、关注度高,确保相关安全保障工作抓实抓牢。
—2—
1.保障考生交通安全。各校有针对性的对考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强化学生交通安全意识。选择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依法成立且信誉良好的客运企业或业主提供接送学生参加考试车辆服务并签订用车安全责任书。接送车辆必须证件齐全、车况良好、司机驾驶技术熟练且安全意识高、责任心强,接送学生车辆必须安排教师随车护送,所有接送考生的大巴车和驾驶人需到交通运输部门报备。坚决制止司机酒后驾车、疲劳驾车、超速行驶;严禁学生骑摩托车或搭乘农用车参加考试。考试期间,带考教师要组织学生有序往返考点和住宿场所。
2.保障考生饮食安全。各考点学校主动和市场监管及卫生部门联系,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和疾病预防工作。考试期间,集体参加考试的学校要安排专人负责学生的生活,为考生提供必要的营养膳食,确保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同时对考生开展针对性的考前饮食安全教育,教育考生合理膳食,不吃生冷、过期食品,不在无证摊店、路边摊点用餐,增强考生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针对高、中考外地考生,要求各报名学校通知考生在5月23日前申领“安康码”并保持绿码状态,做好每日体温测量和健康监测并跟学校报备,学校记录并填写《2021年高、中考考生体温监测情况记录表》,考前报县教体局存档。返乡考生“安康码”非绿码、体温异常或有其他异常症状的考生,到报名学校领取准考证需提供72小时内县级及以上医院开具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原件。考生签订《2021年XX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考生健康承诺书》第一场考试前交监考老师。
—3—
(二)加大防溺水工作力度,严防学生溺水事故发生。
一是加强对学生的预防溺水安全教育。全面深入开展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十个一”活动,各中小学校充分利用QQ群、微信群、安全教育平台开展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运用平台的预防溺水专题教育活动对学生再次进行防溺水安全警示教育。各校均设置了防溺水专题宣传栏,校园悬挂防溺水主题横幅,目前,共发放防溺水《致家长的一封信》55562封,全部由家长本人签字并统一回收和保管回执。各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防溺水签名承诺活动、专题讲座及利用课间和放学前一分钟播放防溺水安全自护小广播等多种形式,将“提前教育、集中教育、反复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落实到位,筑牢学生“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安全思想防线。
二是密切家校联系。以暑期上门家访和电话访谈为主,综合通过《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家长会、QQ、微信及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向每个学生及家长发布防溺水安全常识提示,努力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醒家长切实履行监护人责任,严禁学生私自或结伴下水游泳,不得遗漏一个学生家长,做到全覆盖。
三是建立村校联动机制。积极主动提请并协调有关部门及乡镇、村(居)和社区,做好节假日的上门提醒和巡查工作,加强重点水域安全管理,开展学生上下学途经和经常活动的区域、水域的排查巡查,在重点危险水域设置安全警示标牌,设立安全隔离带、防护栏等设施,及时消除可能造成学生溺水事故的安全隐患。
—4—
(三)强化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和重点人群管控。
积极争取并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定期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交通环境、文化食品市场和“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坚持前端管理和源头防范。各校做好内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健全和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加强学校、班级综治安全信息员队伍建设,加强问题学生和教职工的思想引导、心理疏导、行为管控和台账管理。持续开展校园欺凌和暴力专项治理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校园欺凌、学生打架斗殴等涉校涉生事故案件的发生;主动提请辖区乡镇协调有关部门,强化校园周边“三失”人员、易肇事肇祸、有潜在暴力倾向的重症精神病人、重点上访人员等各类重点人员的排查、管控,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严防肇祸滋事人员危害师生安全。
(四)规范民办学校招生,统筹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位。
1.加强对民办学校高中招生行为的规范,学期初、学期中分别组织督查组深入民办学校开展全面检查,全力遏制招收线下生、招收未参加中考的学生、招收被他校录取的学生、跨区域招生等违规现象。同时,各校加强对初三学生及家长的政策宣传,指出风险,引导他们不要违规就学。
2.积极向政府申请报告,争取尽早新建、扩建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增加城区教育资源。统筹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位,科学合理安排城区幼儿园、小学学生升学。
(五)建立健全心理危机和校园欺凌预警干预机制。
—5—
各校严格落实学生互助报告、班级安全委员日报告、班主任日巡查制度。由班主任填写、保管新版班务日志,切实保护学生隐私。做好心理危机分级干预工作,建立学校、家庭、乡镇及村(居委)联动机制。即:班主任及科任教师有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对有抑郁或严重心理异常等倾向的学生作重点预警,进行力所能及的保护和干预,并在第一时间向学校汇报情况。学校组织心理辅导教师、大队辅导员或团支部书记、分管校长对班级上报的有抑郁或严重心理异常等倾向的学生进行鉴别,将有重度心理障碍的学生情况及时告知家长并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或通过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相关处置工作;全面开展涉校涉生矛盾纠纷隐患排查,积极发动教职工、学生干部(班级安全委员和安全信息员)搜集校园欺凌和暴力方面的信息并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对各种苗头性问题及时处置。严格落实学生请销假和值班巡逻等制度,加强上下晚自习时段和学生宿舍的管理,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管制刀具收缴工作,完善校园视频监控设施,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工作;建立警校联动机制。学校主动和当地派出所加强联系、搞好协调配合。及时掌握了解涉生案件案情相关信息,共同做好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置及教育工作。
—6—
篇二:校园欺凌风险研判报告
学校安全风险研判报告
一、前言
学校是培养学生的重要场所,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然而,校园安全问题牵动着每一个家长和教师的心。为了确保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加强学校安全风险研判显得尤为重要。本报告通过对学校安全风险的全面分析和评估,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期为学校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二、学校安全风险分析
1.网络安全风险: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网络诈骗、信息泄露等现象时有发生,给学校师生带来极大困扰。
2.交通安全风险:学生上下学途中,交通事故的风险较高。校园周边交通拥堵、违规行驶等问题严重威胁着学生的生命安全。
3.校园暴力风险:校园暴力事件偶有发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此外,校园欺凌、歧视等现象也影响学生的成长。
4.食品安全风险: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卫生问题不容忽视,食品安全事故可能引发群体性疾病。
5.自然灾害风险: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对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6.疾病传播风险: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性疾病在校园内易于传播,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
7.心理安全风险:学生心理问题可能导致自伤、自杀等严重后果,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加强。
8.设施安全风险:学校校舍、教学设施等存在安全隐患,如不及时整改,可能导致安全事故。
三、学校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1.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网络安全意识,定期开展网络安全培训和演练。
2.强化交通管理,确保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加强学生交通安全教育。
3.建立健全校园暴力防治机制,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关爱,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4.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格执行食品卫生规定,提高食堂管理水平。
5.提高自然灾害应对能力,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加强师生疏散演练。
6.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提高疫苗接种率,定期开展健康教育。
7.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心理咨询体系,关注特殊群体。
8.加强校舍及教学设施的安全检查与维护,确保设施安全可靠。
四、结论
学校安全风险防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校上下共同努力。通过全面分析学校安全风险,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不断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同时,要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安全,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本报告旨在引起学校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对校园安全的高度重视,共同参与学校安全风险防范,为创建平安校园、保障学生生命安全贡献力量。
篇三:校园欺凌风险研判报告
学校安全风险研判报告
一、引言
学校安全是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在加强学校安全管理、防范和化解安全风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为了进一步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本报告对当前学校安全风险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研判。
二、学校安全风险分析
1.自然灾害风险
自然灾害是影响学校安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对学校设施和师生安全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此外,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增多,也给学校安全带来一定的风险。
2.公共卫生风险
公共卫生风险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等。随着全球化和人口流动加快,传染病疫情传播风险加大。学校作为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疫情,容易造成快速传播。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也时刻威胁着师生的身体健康。
3.社会安全风险
社会安全风险主要包括恐怖袭击、暴力犯罪、校园欺凌等。近年来,我国社会治安形势总体稳定,但恐怖袭击、暴力犯罪等安全风险仍然存在。此外,校园欺凌、性侵等事件时有发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4.教育教学安全风险
教育教学安全风险主要包括教学设施设备安全、实验室安全、校车安全等。部分学校教学设施设备陈旧,存在安全隐患。实验室安全管理不到位,易发生安全事故。校车安全问题也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5.网络安全风险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安全风险日益凸显。学生沉迷网络游戏、遭受网络欺凌、泄露个人信息等问题日益严重。此外,黑客攻击、网络病毒等也对学校网络安全构成威胁。
三、学校安全风险防范对策
1.加强自然灾害风险防范
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警机制,提高学校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开展自然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师生的自救互救能力。
2.强化公共卫生风险防控
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和报告,落实防控措施。加强食品安全和环境监管,保障师生饮食和环境安全。开展公共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师生的健康素养。
3.提高社会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加强校园安保力量,提高安全防范水平。严厉打击恐怖袭击、暴力犯罪等行为。加强校园欺凌防治,营造和谐校园氛围。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4.落实教育教学安全风险防控措施
定期检查和维护教学设施设备,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实验操作。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确保学生乘车安全。
5.加强网络安全风险防范
加强网络安全技术防护,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网络安全素养。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网络使用行为。
四、结论
学校安全风险防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我们要紧紧围绕学校安全风险,强化责任落实,完善制度建设,提高防范能力,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
篇四:校园欺凌风险研判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
二、本次评估目的本次评估数据来自防治学生欺凌专项调查和各班校园欺凌隐患排查记录表。
通过评估,及时查找可能发生欺凌事件的苗头迹象或者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欺凌
事件,指导班主任或者其他教职工发现学生成绩异常、行为异常或者心理异常时,应当及时调查了解原因,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并通知学生的监护人(家长)。
指导学校相关部门对发现的欺凌和暴力事件线索和苗头要认真核实、准确研判,对早期发现的轻微欺凌事件,实施必要的批评教育。指导学校其他部门做好防范
工作,堵住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为学生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校建设方面存在的风险
学校教学楼内及各班教室门窗、电路及照明情况,各班照明灯和走廊灯都能
正常使用,各班教室门窗完好。体育器械没有破损。微机室、图书室、实验室无
安全隐患。实验室的危(wei)险化学品由专人管理。微机室的电脑装有过滤软件,对色
情、暴力、游戏网页均能隔离。
存在的风险:监控摄像头还存在
x处盲区,教学楼内还有
x处隐蔽场所和环
境。
评估级别:较高
四、学生方面存在的风险
近年来,学校德育工作积极地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发挥了应有的社会功能。
学校领导有效地组织德育工作,形成德育合力,积极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学
校注重普法教育,借助《道德与法治》课程、运用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普
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知识;邀请法治副校长每学期
至少到学校作
1次辅导讲座;组织师生积极参加“学宪法、讲宪法”专题活动等,进一步增强学生学法、尊法、守法、用法自觉性。
存在的风险:现有学困生
x人,留守儿童
x人,孤儿
x人,父母离异学生
x人,情绪异常的学生
x人,有暴力倾向的学生
x人,有小团伙迹象的学生
x人。
评估级别:较高
五、教师方面存在的风险
我们每年都开展师德师风评议,对师德师风作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教师不
歧视、不排斥学习艰难的学生,不体罚心罚学生,不冷眼对待家长,不向家长索
要财物等。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用制度来规范,用舆论来约束,把师德师风作为
一项重要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对教师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既宣传法律法规,又提倡奉献精神。为确保安全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落实了安全工作责任制,学
校领导加强了有关人员的安全工作责任心,真正使学校安全工作落到了实处,杜
绝了责任事故的发生。
存在的风险:
目前一部份年轻教师在管理中尚存在一些简单粗暴的管理方法。
评估级别:低
六、家长方面存在的风险
我们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站指导作用,积极向家长宣传教育理念,并提供先进
的家庭教育理论和经验,匡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
育观和成才观。同时利用家长会、微信群、微信公众平台等宣传、普及家庭教育
知识,家长素质有了明显提升,逐渐形成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
存在的风险:农村孩子自我保护意识淡薄,部份家长还存在溺爱现象。许多
家长总认为孩子弱小,孩子的安全应由父母负责。在孩子教育上也是粗放式管理,还存在暴力、打骂现象。部份家长“护犊子”心理严重,孩子在外面被打会唆使
孩子以暴制暴。
评估级别:较高
七、校园周边存在的风险
近年来,学校校园周边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有关部门对校园周边的商店、摊点进行逐一排查,清理取缔占道经营行为,依法查处周边占道加工食品的无照
商贩,以及占道加工、修理、洗车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校园周边无占道经营
,无乱堆乱放、乱摆乱设。清理拆除校园及周边未经审批的条幅广告,重点拆除违
规设置教育机构相关的牌匾、广告和其他设施。清理取缔开办各类补课班、小饭
桌、校车等违法占道宣传及乱发小广告行为,确保校园周边无隐患。
存在的风险:司法、卫生、市场、公安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位,导致校
园及周边治安秩序整治效能不高、问题反复。校园周边尚有个别存在小商小贩和
占道经营的现象。学校专职安全保卫人员,但普遍年龄偏大,由老师兼职保安,且部份门卫、保安人员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业务能力都有所欠缺。虽然学校配
备了物防设施,但普遍存在着维护不及时、使用率低等问题,甚至一些安保人员
不会使用物防设施,造成为了安防器械形同摆设。校园智慧安防建设滞后,监控设
备落后,存储时间不足。监控设施不全,留有死角。
评估级别:较高
八、综合评估结果以及今后努力方向
综合评估级别:较高
(一)扎实开展行之有效的校园欺凌防治专题教育。我们坚持把搞好校园欺
凌防治教育、打牢思想基础作为专项管理的首要环节来抓。利用周一升旗、学生
集会对全体师生进行以“预防校园欺凌,建设安全校园”的主题教育活动。利用
各级会议组织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
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
(二)为进一步做好校园欺凌事件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
导。学校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校园欺凌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根
据学校安全工作的具体形势,把涉及校园欺凌安全的各项内容进行认真分解落实
到人,防止了工作上的相互推委,努力形成校长亲自接抓,分管校长靠上抓,班
主任具体负责,全校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共抓安全的良好局面。
(三)建立预防校园欺凌工作领导责任制,与学生家长、班主任等签订防范
校园欺凌事件安全责任书,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
(四)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处置预案,对可能发生的欺凌事件制定处理方法和
具体操作流程,提高应对能力。
总之,本次校园欺凌评估结果并不乐观。我校将进一步重视校园安全特殊是
校园欺凌防治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发现的新问题,不断提高安全工作水平。
推荐访问:校园欺凌风险研判报告 研判 欺凌 风险
本文来源:https://www.windowchina.cn/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75989.html